医疗|冠脉支架国采落地半年:降价释放需求,供应整体平稳 - 市场热点 - 华西证券
logo
立即开户
  1. 华西证券
  2. 市场热点
  3. 文章详情

医疗|冠脉支架国采落地半年:降价释放需求,供应整体平稳

资讯来源:华彩人生APP
华西证券官方应用,综合性金融证券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2021-09-07 21:38

冠脉支架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落地执行已超过半年,目前进展如何?

从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办”)最新披露的信息来看, 因为集采后支架价格大幅下降,患者需求得以释放,因此医疗机构使用情况快于预期。同时,中选企业根据医疗机构需求量认真组织生产供应,各种型号的支架总体供应大于采购需求。这也消除了市场对支架降价后患者使用能否得到保证的疑虑。

联采办于9月6日晚披露了2021年1月以来冠脉支架集采中选结果实施的主要情况。公告显示,2021年1~8月,医疗机构共使用中选产品(全部为铬合金支架)110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数量(71万个)增长54%,前8个月使用总量已超过全国全年协议采购量(107万个)。

同期,中选企业合计出厂供应中选支架198万个,达全年协议采购量的1.8倍以上,为医院实际使用量的1.8倍。出厂供应量扣除医疗机构使用量后,流通和库存等环节达88万个。从全国来看,各种规格的支架均有库存。集采前后,各种长度、直径规格支架的使用和出厂供应结构与2020年基本保持一致。

冠脉支架于2020年11月初完成国家集采。通过竞争,最终产生拟中选产品10个,基本覆盖医疗机构临床常用的主流产品,合计采购量占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的70%以上。价格则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中选产品价格降幅都在90%以上。

10个中选产品分属于8家中选企业,既有微创医疗、乐普医疗、威高股份(金瑞凯利)、蓝帆医疗(吉威医疗)等国产头部企业,也有美敦力、波士顿科学这样的外资巨头。

图|冠脉支架国家带量采购中标产品统计


作为试水“国采”的首个高值医用耗材品种,冠脉支架的集采实践也为其他耗材品种积累了经验教训。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冠脉支架集采后,各地陆续出现“心脏支架型号不全”、“企业完成集采约定供应量之后不愿意增加供应”等各种意外。

不过,不少人都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该新闻内容不实”。

“今年上半年我们做了相关调研,走访了多地、多家集采中标企业。据我们了解,有的中标企业都已经把明、后年的量都生产出来了,供应怎么会短缺?进口品牌可能出现过临时性短缺的情况,这是因为集采后手术放量,而公司没有足够的预期因此备货没跟上,但国产的肯定没问题,现在一些外资企业也在全力以赴满足供应。”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技术部兼教育培训部主任杨建龙告诉华尔街见闻。

“一些新闻说的支架型号不全这种情况可能也会存在,但一般来说只是个例,涉及的是个别非常用型号,这种情况临床是可以用其他方案替代的。”他补充道。

另有接近联采办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从联采办的监控和调研情况来看,集采后中选支架供应整体平稳,偶尔有个别型号支架出现临时性紧缺,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受疫情影响,进口支架物流受阻;二是集采后,供应链各相关方的磨合仍没有完全到位。

“在集采以前,经销商可能每周都能去医院清点一次库存,缺什么补什么。但集采之后因为人力成本等原因,经销商没办法继续为医院提供这项服务了。这时候医院理应接着做好库存盘点,但医院以前也没做过这些工作,所以不知道。”对方告诉华尔街见闻。

他的这种说法不仅得到了其他业内人士的证实,并且在联采办的公告中也有体现。

在6日晚间的公告里,联采办指出,集中带量采购改变了原有的流通模式,因此在磨合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生产、配送、使用等各方加强协作,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适应新的机制。

“集采结果的顺利实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仅企业要保证生产,配送商要做好供应链管理,医疗机构也要改变以前的采购习惯,提早做一些预期和预警。”有解读这样认为。

联采办又进一步表示称,集采挤出流通环节灰色费用后,生产厂家、配送企业和医院回归正常、平等的购销关系。新的机制要求配送企业利用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提升货源投放效率和精准性,也要求医院加强院内耗材备货、使用、盘货、补货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下一步,联采办将协同各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完善冠脉支架集中采购和使用相关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中选产品生产、配送能力。联采办将会同省级采购机构密切监测中选产品采购、配送和使用等情况,要求中选企业严格履约,适应需求调整产能,压实中选企业供应配送责任。二是推动医疗机构提高内部管理精细化程度。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医疗机构加强采购和库存管理能力建设,提升信息传递和采购运转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接下来的人工关节集采后避免类似的“职责不清”的问题,加上骨科耗材在使用上更为复杂,因此联采办特提出了“伴随服务”这个概念。

伴随服务包括协助组装工具、进行必要的工具使用指导、对医疗机构进行工具操作培训等。而医疗机构可选择是否需要企业提供伴随服务,并按相应的价格支付。

除了供应问题外,华尔街见闻注意到,还有不少人产生了集采后“想自费用高价支架都用不上了”的担忧。

对此,有制药企业相关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从集采中标药品的执行情况来看,患者如果想用价格更高的非中选药品,一般需要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即表明自己已知晓除了价格更高的非中选药品以外,其实也可以选择价格更低的中选药品。

“如果患者觉得想用高价药(支架)但用不上,我觉得这可能说明医生对患者的科普还不够。为什么就非要用高价的呢?现在集采已经解决了价格问题,但我觉得还需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对方表示。

不可否认,集采对包括生产企业、商业公司、医院在内的各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商业流通行业来说,据原湖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黄修祥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所称,集采意在挤出以往在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合理费用。集采后,商业企业负责配送的高值耗材再也无法赚到差价,能赚到的只剩下配送费用。

但一方面,商业企业需要提前垫资采购相关的高值耗材,另一方面还需面对一定的回款周期,两头受压之下商业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挑战。

因此,业界一致预期,集采之后,医药商业流通格局面临洗牌已在所难免。

从生产端来看,在最初的冲击过后,支架企业已经在慢慢适应并寻求出路。

乐普医疗2021年半年报显示,延续了第一季度的强劲态势,乐普医疗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等)在二季度继续发力。整个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51.55%,很好对冲了冠脉支架的降价影响。第二季度,公司冠脉业务板块也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正常水平。据公司此前预期,预计到2021年年底,整个冠脉业务板块(支架+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将与2019年基本持平。

相较之下,微创医疗的业绩表现略微逊色。不过,虽然支架降价影响了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但与此同时,集采也在倒逼公司加快创新转型。2021年上半年,微创医疗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加近3亿元。

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今年6月在接受投资者询问时则表示,心脏支架集采短期对公司带来阵痛。但从长期来看,对公司更加有利。在中标后,蓝帆医疗旗下吉威医疗首次覆盖了全国2200多家医院的心内科销售网络。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可查看本通道佣金等详情。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可查看本通道佣金等详情。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 性作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相关文章

华西证券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