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天然气危机正在产生连锁反应:由于担心冬季供应不足,亚洲液化天然气买家正在加大采购,在采暖季前囤积足够多的天然气。
媒体报道称,由于担心欧洲囤货导致市场供应不足,包括韩国、日本的公用事业公司正在加快冬季所需的液化天然气采买,以超过欧洲竞争对手的报价买入。除日韩外,印度和泰国等对价格敏感的买家也在积极采购避免天然气短缺。
这推动亚洲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反弹。北亚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周二反弹至40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是俄乌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
亚洲买家对天然气供应短缺的担忧并非没有依据。在俄罗斯削减天然气供应后,德国已经制定更为紧迫的天然气存储计划。
按照该方案,德国的天然气存储设施必须在9月1日之前达到75%的储气量,在11月1日之前达到95%。而此前原计划仅要求在10月1日前达到80%,在11月1日前达到90%,德国联邦政府希望通过采取新的措施来应对今年秋冬季的天然气和能源短缺。
俄气供应再减
欧洲天然气供应本周再度紧张。
本周一,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宣布,由于涡轮机制裁问题,将把关键的北溪管道对德国天然气供应量削减到其最大输气能力的20%左右,措施将于本周三生效。届时俄罗斯的输气量将从目前的40%降至20%。
受此消息影响,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周一跳升12%,周二价格继续攀升达到190.49欧元/兆瓦时,为3月9日以来最高,今年以来价格已上涨一倍多。
许多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目前依靠德国作为中转国获得天然气,如果北溪管道供气继续减少,整个欧洲大陆都会受影响。
外界分析认为俄罗斯正利用天然气反击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俄罗斯政府已经发出警告,对俄罗斯的任何进一步制裁都可能影响其向欧洲供应多少天然气。
最糟糕的局面尚未出现
这将使欧洲今冬天然气供应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欧洲国家已经发出警告,如果在需求较大的几个月里没有足够的天然气,很可能需要实行能源配给。德国联邦能源监管机构此前表示,在“北溪”天然气输气量上限为40%的情况下,德国将很难实现储备目标。在输气量上限为20%的情况下则更难实现。
德国已经制定相关天然气配给计划,在政府配给下,有限的天然气将优先满足家庭需要。工业企业则可能面临供气不足的威胁。在化工等依赖天然气的行业中,实施配给意味着许多企业要完全停产,可能引发裁员并颠覆全球供应链,进而导致德国经济陷入衰退。
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Ifo)周一已经发出警告,高昂的能源价格和天然气短缺正在给德国经济带来压力。一些企业预计,未来几个月的商业活动会明显恶化,“德国正处于衰退的边缘”。
对欧洲来说,最糟糕的局面尚未出现。在极端情况下,俄罗斯可以既切断北溪管道的天然气输送,又切断经由其他途径输送的天然气。
目前俄罗斯对欧天然气输送主要通过三条管道进行。
除了离岸的北溪管道外,俄罗斯还通过亚马尔-欧洲管道及土耳其溪对欧进行天然气输送。
(从上往下:北溪管道、亚马尔-欧洲管道、土耳其溪管道)
亚马尔-欧洲管道始于俄罗斯,终于德国,途径白俄罗斯和波兰。土耳其溪则是从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地区阿纳帕出发,穿越黑海,最后到达土耳其色雷斯海岸附近。通过这条管道使用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包括塞尔维亚、希腊、北马其顿、罗马尼亚、波黑等。
亚马尔-欧洲管道的俄气输送已因波兰拒绝俄罗斯反制西方制裁的“卢布结算令”而暂停。土耳其溪的输送还在勉强进行,但该管道在6月下旬也因年度检修一度暂停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