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德国是欧洲能源危机中的最大输家,那么美国可能是此次危机中的最大赢家。
受天然气价格飞涨冲击,欧洲钢铁、化肥等生产商正在被迫将业务转移到美国。此外,美国近期通过的针对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的政策正在“诱惑”欧洲企业,尤其化学品、电池和其他能源密集型企业。
欧洲企业纷纷“逃往”美国
丹麦珠宝品牌潘多拉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扩张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
上周,特斯拉暂停了在德国制造电池的计划,并考虑将电池制造回归美国,借此获得美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税收抵免的资格。
“我认为我们会熬过两个冬天,” 全球顶级耐火材料产品供应商RHI Magnesita (奥镁集团)首席执行官Stefan Borgas说。他补充说,如果欧洲大陆找不到更便宜的天然气,或者可再生能源供应没有增长,公司将转移至其他地方生产。
该企业正在对其欧洲工厂进行800万欧元的投资,在某些流程中使用煤炭或石油代替天然气。除此以外,它还在一个租来的地下设施中囤积天然气。
全球第二大、欧洲最大钢铁集团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本月初发布公告称,将在未来几个月里部分关闭两座德国工厂的产能。此外,安赛乐米塔尔还表示,该公司今年在得克萨斯州投资的一家热压铁(钢铁原料)工厂业绩好于预期。
荷兰化肥巨头OCI公司首席执行官El-Hoshy表示,该公司正在扩建其位于德克萨斯州博蒙特的化工厂,投资约数亿美元。OCI目前已大幅削减其欧洲氨产量,其位于荷兰鹿特丹港的工厂正在增加氨进口。
同样面临“生死一线”的欧洲铝生产商却不能轻易出逃欧洲。由于铝冶炼项目难度较高,耗资金额巨大,许多铝厂对于业务转移持谨慎态度。稍早前,欧洲最大的铝冶炼厂敦刻尔克铝业公司表示,将减产22%,以应对不断飙升的能源价格。
作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买家之一,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已经削减了比利时和德国工厂的产量。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
这将是结构性变化还是暂时性的变化还有待观察。
为何逃往美国?
Borgas认为美国的能源政策有助于刺激绿色能源发展,从而帮助企业降低使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的成本。
美国总统拜登上个月签署了《降低通胀法案》,法案重点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电动汽车以及关键矿物在内的众多制造业细分。
另外,分析师表示,虽然美国经济正面临创纪录的通胀、供应链瓶颈和衰退风险,但欧洲因俄乌冲突经济环境更加不稳定。
欧洲仍然是先进制造业的理想市场,并拥有熟练的工业劳动力。然而,疫情导致需求受到挤压,最近几个月能源价格暴涨,企业成本飙升,盈利能力大打折扣,许多公司已将其转嫁给客户。
目前的问题是,天然气价格上涨会持续多久。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加拿大、美国、卡塔尔等天然气生产国可能难以在中期内完全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天然气主要供应商。如果是这样,到2024年,欧洲大陆可能会面临高昂的天然气价格,这可能会使欧洲制造业遭遇永久性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