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正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近几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极为迅速,在国内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同时,出口量也得到了迅速攀升,这使得不少观点将中国汽车的出口激增全部归功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
但除开新能源汽车,其实中国对东南亚和欧洲尤其是俄罗斯的燃油车出口量大幅度提升,也是背后的重要原因。如今俄罗斯正成为国内车企出口争抢的“香饽饽”。
1、俄罗斯成为中国车企出口海外的“榜一大哥”
随着海外车企的逐步退出,尽管俄罗斯的汽车产销量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但是市场需求却并未出现同步降低。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对俄罗斯的出口却得到了大幅度增长。2022年达到16.3万辆,2023年更是暴增459%至91万辆。2023年俄罗斯销量前十榜单中的汽车车型,中国品牌占据6席,市场份额更是高达26%。
2023年,中国汽车的总出口量达到522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出口俄罗斯的汽车贡献了46%的总增量,远超排名第二的出口墨西哥的汽车增量(8%)。在俄罗斯本土汽车品牌尚未能有足够的实力,完全支撑住整个汽车市场的时候,中国品牌正抓住机会占领当地汽车市场。
2、中国燃油车出海也在加速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对全球的车市结构带来了一些变化。截至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出口的量价齐升。
出口数量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21年的54万辆左右增加到到2023年的160万辆左右,复合增长幅度达到72%。
出口均价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由2021年的1.95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38万美元,复合增长幅度达到11%。
但是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还是多以欧洲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和巴西等为主。对于燃油车市场,其实国内车企的整体竞争力仍然十分有限。
并且近几年来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正受到外部的冲击。去年下半年,欧盟委员会首次对中国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今年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和部分动力电池材料加征新的关税,且关税幅度从25%大幅度提升到100%。
外部环境的变化,让不少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厂商和动力电池材料厂商纷纷搁置了部分海外建厂计划。
但这对国内燃油车的出口进程其实并无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燃油乘用车的出口同比增增长速度(26%)已经超过纯电动乘用车(12%)。
国内的燃油车出口量也从2021年的147万辆提升到2023年的334万辆,复合增长幅度达到51%。
目前来看,国内汽车厂商出口俄罗斯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俄罗斯本土建厂,俄罗斯附近国家建厂,以及直接从国内出口。
其中,长城汽车选择在俄罗斯的俄图拉市建厂;吉利汽车选择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地区建厂;而占据了俄罗斯汽车热销榜首的奇瑞汽车则是选择直接出口。
随着中国车企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份额逐渐壮大,如今当地的汽车市场已经处于俄罗斯本土品牌和中国品牌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2023年,中国车企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总份额为45%左右)。
中国车企出海仍在加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