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创二十多年新高!重获投资者青睐,对冲基金的 "白银时代"来了? - 市场热点 - 华西证券
logo
立即开户
  1. 华西证券
  2. 市场热点
  3. 文章详情

业绩创二十多年新高!重获投资者青睐,对冲基金的 "白银时代"来了?

资讯来源:华彩人生APP
华西证券官方应用,综合性金融证券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2021-08-17 15:44

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全球金融市场在大放水的刺激下节节高,对冲基金行业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回报不佳和投资者信心丧失使得行业情绪陷入低迷,不过去年疫情爆发带来了意外转机。

根据HFR的数据,对冲基金去年回报率为11.8%,创2009年之后新高。今年为止,其回报率已经达到近10%,为20多年来同期最好表现。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Commonfund主管Mark Anson认为,虽然行业难重现90年代辉煌,但是“白银时代”可能降临了。

适者生存下行业蜕变

在最辉煌的时期,对冲基金经理人曾被称作宇宙之王,至少是华尔街之王。利用着丰富的做多做空工具,无论市场是涨或跌,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金融危机以来宽松金融环境下,无止境的牛市让擅长从波动性中挖掘赚钱机会的对冲基金没办法发挥优势,在低利率环境中苦苦挣扎。

英国对冲基金Brevan Howard曾经被视为宏观投资的黄金标杆,从2003年到2013年从未有任何一年的回报为负。

然而随着众多创始人的离开,该基金表现每况愈下,资产管理规模从约400亿一度降至60亿美元。

之后Brevan Howard调整策略,从依赖少数明星经理转变至依赖数量更广的经理人才。在过去3年中的2年,该基金回报为两位数,管理资产规模回升至160亿美元。

Generali Investments总裁Carlo Trabattoni表示:

对冲基金回来了,可是变成了一个不同行业,经过大浪淘沙后,更大更强的生存了下来。

按照传统,对冲基建是按其管理资产规模的2%收取管理费,并从额外收益中抽取20%的提成,这引起了很多诟病。

对冲基金一方面在想办法提高表现,另一方面在适当削减收费比例,从而加强相对于其他类型基金的吸引力。

很多分析师认为,未来几年单纯把钱投到低成本的被动型指数基金可能不会有理想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经理本身能力会被更加看重。

资本涌入的喜与忧

私募和风投的火爆有目共睹,因此一些投资者开始担忧在该领域的曝险过大,而对冲基金是为数不多的替代品。

债券投资者也把目光投向了对冲基金,希望以此分散风险。债市收益率不断刷新历史低位,股市对冲作用被严重削弱。

投资者信心明显升温,在过去5年赎回逾1700亿美元后,今年上半年转为净投入184亿美元

然而他们发现一个新问题出现:几乎所有顶尖对冲基金都“关门谢客”了,比如Two Sigma和Millennium。

任何一个好的交易策略,如果确实能够产生alpha,那么它一定有容量限制。大致上来讲,策略管理的资金量越大,其产生超额回报的难度越高。

再加上市场估值徘徊在历史高位,短期内的盈利机会进一步压缩,造成越来越多对冲基金决定拒绝新投资者。

长期挑战

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对冲基金是否确实迎来了转折点,或者只是衰落过程中的昙花一现。甚至业内人士都承认,这个行业有些臃肿了。

虽然过去10年行业有了一些整合,但是全球对冲基金比Taco Bell连锁店数量还多。更糟糕的是,不少投资者很怀疑行业长期的增值作用。

巴菲特在和对冲基金十年赌局中大获全胜,至今还在为业界津津乐道。当时Protégé选择了5只对冲基金的投资组合,而股神以指数基金应战。

2007年到2017年,前者的组合回报平均增长年率仅为2.2%,远不如后者的7.1%。从那个时候起,对冲基金行业的光环似乎一下黯淡了。

加州养老金计划Calstrs首席投资官Chris Ailman直言不讳地指出,对冲基金听起来神秘而且酷炫,但是不意味着能创造长期可持续回报。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下载开户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下载开户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 性作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相关文章

华西证券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