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大基因(300676.SZ)披露了2023年的半年报。
2023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1亿元、0.52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34.49%、91.46%。
对此,华大基因解释称“主要系公司非常规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其中,“非常规业务”主要涉及与防疫相关的“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精准医学检测综合方案”业务,2023年上半年这两块业务的收入分别为1.42亿元、7.9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75.22%、48.18%。
不过,理财产品撑起了华大基因的利润水平。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高达0.30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57.69%。
若剔除投资收益,则华大基因2023年上半年的利润仅为0.22亿元。
防疫需求退潮后,华大基因正在面临“路在何方”的拷问。
信风(ID:TradeWind01)就此向华大基因求证理财产品的具体投向问题,但截至发稿前始终无人接听。
主业不及理财
没有一丝防备,华大基因的利润出现了大幅缩水。
2023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1亿元、0.52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34.49%、91.46%。
若剔除2023年一季度的业绩数据,华大基因第二季度的收入为11.71亿元,同比增长了22.75%;但同期归母净利润仅为0.11亿元,同比下滑了73.17%。
对此,华大基因解释称“主要系公司非常规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华大基因所称的“非常规业务”,指向了与防疫相关的“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精准医学检测综合方案”业务。
2023年上半年,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精准医学检测综合方案的收入分别为1.42亿元、7.9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75.22%、48.18%。
防疫需求的退潮带来的不仅是业绩的缩水,还有净利率的大幅下滑。2023年上半年华大基因净利率仅为2.51%,同比下滑了16.64个百分点;这与疫前水平相比也是相去甚远。2019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的净利率可达到15.32%,高出今年上半年超1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净利率的背后还离不开投资收益的助力。
2023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的投资收益高达0.30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57.69%。
“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华大基因解释称。
2023年上半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收益高达0.24亿元。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华大基因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资金源自2021年的一次定增。
2021年2月,华大基因定增募集20.03亿元投向“青岛华大基因检测试剂生产及基因检测服务”、“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建设”、“云数据处理系统升级”、“生物样本库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
截至2022年年末,华大基因的理财产品未到期金额为12.08亿元,募资金额占比为68.71%;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理财产品未到期金额仍有7.88亿元,募资金额的比例同样达到73.60%。
信风(ID:TradeWind01)以12.08亿元理财产品为本金进行粗略测算,则华大基因今年上半年收益率为1.99%。
剔除交易性金融资产、折旧摊销的影响,则华大基因今年上半年的ROE仅为1.26%。
换言之,华大基因的主业回报已不如投资理财。
“躺着赚钱”的同时,华大基因的相关募投项目还在因各种原因而不得不延期。
半年报显示,华大基因拟投入6.68亿元募资金额建设的“青岛华大基因检测试剂生产及基因检测服务项目”,原定可使用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如今以已“所在地块涉及调整相关规划建设指标”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而延期至2024年12月末。截至今年上半年投资进度仅为4.90%。
事实上,若剔除购买理财产品所贡献的投资收益,则华大基因2023年上半年的利润仅为0.22亿元,同期净利率甚至只有1.06%。
防疫需求的退潮后,曾经暴涨的利润显然难以维续。
疲软的主业
其他主业增长有限,亦是此番业绩缩水的原因之一。
2023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的“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业务收入为5.66亿元,仅同比增长了0.03%。
该项业务仍在面临一定的天花板。
虽然在各项政策助力下,孕前筛查的普及率的提高正在给华大基因的业绩带来潜在增长空间。例如2022年4月2日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贯彻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提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产前筛查率达到90%等目标。
但国内生育率的下降也在对冲着孕前筛查的市场需求,华大基因的“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业务究竟有多大的增长空间仍然是未知数。
事实上,华大基因的同行也饱受生育健康行业市场萎缩的困扰。
近期贝瑞基因(000710.SZ)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约为-0.90亿元,同比下滑了383.48%。
“受生育健康行业环境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临床业务等需求较去年同期下滑,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同比下降。”贝瑞基因在业绩预告中指出。
与此同时,华大基因主业之一的“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创收3.28亿元,同比仅增长了4.58%。
不过,华大基因业务中基数相对较小的“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业务的收入增长较为可观,2023年上半年创收2.18亿元,同比增长了38%,同期毛利率高达32.75%,同比提升了7.33个百分点。
华大基因称报告期内为肿瘤检测业务拓展了较多的应用场景。
“报告期内,公司在血液肿瘤领域以华雪安基因检测为核心,为白血病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基因检测服务,并拓展更多癌种和临床应用场景,逐步实现‘诊、配、监’全流程、全病程检测。”华大基因表示。
更为核心的原因或许来自渠道优势。报告期内华大基因已与国内23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其中三甲医院已达到500多家。
“公司业务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境内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 23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500多家;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合作的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3000家,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主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构建点-线-面的政府营商关系网络布局。”华大基因指出。
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肿瘤检测业务能够发展的重要一环来自公立医疗机构。
“相对来说,(IVD产品)民营医院受限较小,进展更快,但进入公立医院更有助于确立品牌的临床价值,对其他渠道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标杆意义。”癌症早筛第一股的诺辉健康(06606.HK)董事长朱叶青指出。
不过华大基因的销售费用同样足具规模。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4.64亿元,占收入的比重达到22.40%。同期研发投入仅为2.83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仅为13.66%。
何时能从增长下滑的泥潭中爬出,是摆在华大基因面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