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发布《新三板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北交所开市后前期仍需要观察,但整体而言估值消化阶段会较创业板和科创板更短。
科创板和创业板在开市后一段时间内先后经历了2年或以上的震荡调整期,其中创业板指数于开板消化 3 年后指数才进入上升阶段。
诸海滨认为,这一情况或与开市初期市场热度较高导致新股估值较高有关。较长的调整期为高估值的消化期,一方面是等待新股募投项目达产带来盈利上升的估值主动消化,另一方面是高估值的被动消化过程。
基于两个板块的历史经验及通过将北交所自身特点与两大板块相比较,诸海滨认为北交所估值消化所需时间将会缩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北交所公司上市前已有交易价格成为发行定价的参考锚
北交所公司上市条件中要求其必须得是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公司,由于其在上市之前已经在新三板基础层或创新层有过交易,相对市场化的前期价格会作为其公开发行的定价参考锚,且公司上市的预期会在其创新层停牌前部门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后股价的波动,从而缩短后续估值消化的时间。
新三板挂牌期间多有募资行为,北交所上市后业绩增长节奏较其他板块上市公司更快
最新精选层 71 家挂牌公司,其中有 29 家公司自 18 年开始在新三板有通过定增融资,29 家企业平均融资 6491 万元,平均占融资时市值的 8.55%。
考虑到一般募投项目两年的建设周期,加上北交所上市时的公开募股投向新项目,募投项目可以使其更早在北交所实现业绩的兑现,更快完成估值消化。
北交所限售锁定期较短,流通性大,不易出现估值过高情形
北交所上市公司只对控股股东及持股10%以上的股东的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大大短于创业板和科创板的36个月的锁定期。
另外前期部分公司在挂牌期间已经进行过定增或股东减持,其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流通股份,北交所上市公开募股会进一步加大公司流通股的比例。
另外由于前期大部分公司在挂牌期间已经进行过定增或股东减持,其本身具备较大的流通盘,另外考虑到上市公司公开发行新股份,其上市后流通股比例较科创板和创业板会更高。
总体而言,北交所上市公司具备更短的锁定期和相对更大的初始流通盘,两者叠加之下,市场会充分予以考虑,同时后期的解禁压力对市场冲击也会更小,更容易加快公司的合理化定价。
北交所前期定价相对理性
北交所公司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为更好地向二级市场让利,提升投资者积极性,其在公开发行时往往定价相对更为保守。
以 21 年以来截至 10 月 27 日的上市企业为样本,对比其首发市盈率,可以看到精选层公司平均首发市盈率为 18 倍,较科创板和创业板的 26 倍和20 倍明显相对更低,更低的定价一方面可以降低破发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投资者的积极性,提高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