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明星基金经理扎堆“奔私”,这是啥信号? - 市场热点 - 华西证券
logo
立即开户
  1. 华西证券
  2. 市场热点
  3. 文章详情

私募|明星基金经理扎堆“奔私”,这是啥信号?

资讯来源:华彩人生APP
华西证券官方应用,综合性金融证券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2022-05-10 19:46

要说最近市场真够冷的,

昨天,董承非奔私后首发基金,

虽然预热了很久,跟投金额也创了记录——不低于4000万,但效果并不理想,当天只募了7个亿。

市场虽冷,但顶流却在组团奔私。

董承非之后,周应波、崔莹已经确定奔私,还有刚刚离任的林森,据说下一站也是私募。

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于是就有人猜了:他们是不是看好后市行情,所以才卡着这个时间点奔私,完成职业生涯的转型?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01

回顾历史,A股有过3次大的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分别是2007年、2014~2015年、去年和今年。

在这几个时间点,公募基金经理离职率比着前后几年均有明显提升。

而每次离职潮的背后,既有“公奔私”的高潮,也伴随着行情的跌宕起伏。

2007年,是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波牛市,上证指数的最高点(6124点)就是在那一波牛市中出现的。

受牛市刺激,当时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纷纷离职,创办自己的私募。

比如创办了淡水泉的赵军,他在2007年7月卸任。还有创办了星石投资的江晖,他在2007年5月卸任。

2014、2015年更是一场“公奔私”的狂欢,每年都有超过20%的基金经理选择离职。

这里面有当时的“公募一姐”王茹远、后来创办了高毅资产的邱国鹭,以及去了高毅资产的邓晓峰

还有这次董承非去的睿郡资产,这家公司的两位核心人物王晓明、杜昌勇也是2014、2015年奔的私。

再之后就是现在了,董承非、周应波、崔莹等在功成名就之后也选择了“公而优则私”。

02

懒猫把这些顶流卸任的时间点整理了下,

再把这些时间点标到沪深300指数上,

确实有人在牛市启动前夕,从公募卸任,然后去了私募。比如曾经的“公募一姐”王茹远,但她的表现并不好。

这是王茹远去私募后的净值曲线,

不知道什么原因,直到2017年5月才开始波动,不过这影响不大,从成立(2015年2月)开始算,沪深300指数涨了12.41%,但她跌了3.03%,跑输大盘。

也有人是在牛市中后期卸任的,牛市高点入市,但却打了个漂亮的逆风局。

比如星石投资的江晖。

2007年7月底开始管私募,自那以来沪深300跌了12.12%,但他却涨了443.99%。

再比如淡水泉的赵军。

2007年9月底开始有收益数据,绝对的高点了,半个月后上证指数触及6124的历史大顶。

自他管理以来,沪深300跌了29.76%,但他却涨了499.88%。

所以,是不是底部入市对收益有影响。但拉长时间,影响更大的还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虽然市场跌了很多,顶流也扎堆去私募,但你说他是看好这个位置才去私募的,那你说的大概是“假顶流”。

03

要说牛市、熊市奔私对顶流的最大影响是什么,那估计是募集金额了。

林鹏是2020年5月份卸任的公募基金经理,10月份首发私募,当时刚好是市场的上升期,所以第一天就募了150亿元。

董承非就比较悲催一些了,一直拖到现在才募资。

今年以来市场深度调整,基金发行也进入冰期,新基金(股票+混合型基金)募集金额一个月比一个月低(基金认购日口径),

1月份,募了830亿元;

2月份,募了267亿元;

3月份,募了134亿元;

4月份,募了55亿元,只相当于去年1月份高点的1%;

5月份以来,股票 + 混合型基金更是1分钱都没募到,这才导致了董承非私募第一天只卖了7个亿。

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上一波离职潮,有人6124点入市,却赚了4倍多》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可查看本通道佣金等详情。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可查看本通道佣金等详情。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 性作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华西证券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