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A股市场在当日午市后“绝地反击”拉出中阳。
同一天,国家金融委发布专题会纪要,提及“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等重要表述。
同时,数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亦在当日就市场趋势、个股内在价值及股市后市研判发布观点,齐刷刷提示“投资机会明显”、“后市看好”。
这让整个市场都充满了“政策托底”的强烈氛围。
机构关注三大方向
尽管业界对于政策底和市场底究竟谁先谁后存在热议,但毋庸讳言,历史上,A股在政策鲜明托底后,都至少会酝酿一波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有时候,甚至是系统性机会。
也因此,不少机构投资者都对后续行情走向做出了研判。总体上看,机构关注的方向包括:“稳增长”行业、低估值行业和高成长板块。
一些基金公司认为,高成长行业中,科技板块是被关注比较多的。大科技板块涵盖的行业范围非常广,投资标的众多,受技术变迁影响较大,在细分板块上做筛选,重点关注竞争壁垒高、出量环节、供需格局较好的投资标的。
也有公募机构认为,当下股市里已经出现了很多高性价比的投资机会。长远看,在市场低估值的位置买入并等待估值修复的策略,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和潜在回报可能。
张坤反复调研同一个ST股
除了机构关注的上市公司,一些投资风格鲜明的绩优基金经理也在反复调研“翻石头”。
比如根据ST国医披露的投资者调研记录,“公募一哥”张坤就少有的再度现身公司调研现场。
从历史记录看,张坤公开的调研记录很少,但往往在一些公司上反复调研,比如过去两年的海康威视、温氏股份等。
过去一年张坤很关注还包括一家“ST”公司——ST国医。
早在去年3月,张坤就和于博结伴调研过ST国医,今年1月这对“老搭档”携手张清华再度参与公司调研,。
今年3月,张坤和于博第三次亲自参与了这家公司的调研。(见下图)
ST国医原称为国际医学,曾是西安市最大的百货零售业企业,2018年,公司实现业务战略转型,专注发展医疗服务业务。
目前,公司旗下拥有西安高新医院、商洛国际医学中心、二〇四所医院等医疗机构。同时,也在布局干细胞等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
而该公“戴帽ST”的原因也比较知名,就是受此前的一些事件影响,国际医学旗下西安国际医学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被西安卫健委罚停业整顿3个月,公司股价也随之大跌。
在关注了什么?
从ST国医披露的调研纪要来看,最新机构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公司经营和辅助生殖业务的展开上。
对于公司当前的战略规划以及对未来异地扩张的考量,ST国医回应称,公司目前的战略规划是稳步推进医疗服务主业的发展,西安的三家大型医院业务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构建高质量、研究型、多层次的医疗服务机构。坚持“综合医疗+特色专科”的经营模式;构建“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对于去年旗下医院的整体情况,ST国医表示,高新医院 2020 年底新院区投入使用,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1 年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三家医院业绩都呈同比增长趋势。
对于被要求整改的两家医院的情况,以及复诊后的预期,ST国医表示, 公司正全力督促两家医院按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做好在院患者、长期建档患者和急救患者的医疗服务工作,做好有关培训、学科建设以及制度梳理,进一步提升整改效果,在开诊时以最佳状态为患者提供服务。
至于辅助生殖和三甲资质后续审批进展情况,ST国医回应,在公司内部,辅助生殖和三甲资质申报筹备工作仍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相关工作在两家医院复诊后加快推进。
张坤长期关注辅助生殖
提起“公募一哥”张坤,更多的投资者或许都会将关注点,放在他对以贵州茅台为首的白酒公司的持有上。
但实际上,张坤在医疗行业,特别是辅助生殖行业上的关注也不少。
在目前在管的四只基金中,除了易方达优质企业因为成立时间尚短,没有全部持股信息外,其余三只基金都持有港股的辅助生殖龙头,锦欣生殖。
在基金四季报中,张坤坦言,风格切换、行业轮动等并不在能力圈内。他认为自己具有的能力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寻找少数能理解的优秀企业。
如果这些企业具有好的商业模式、显著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广阔的行业空间以及对股东友好的资本再分配能力,能够大概率判断5-10年后公司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将显著超越目前的水平,作为股东自然能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