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说定投,
不少小伙伴都在说一个问题,“原来定投的收益这么低”,“我都想放弃定投了”...
定投的收益低吗?
还真低。
即使是2016年2月,市场底部时开始定投沪深300ETF,拿到现在年化收益也只有2.39%,还不如存余额宝呢!
为什么这么低呢?
不妨换个时间点再回测下。
不拿到现在了,2021年2月就高位止盈,收益是多少呢?
年化17.08%,
这个收益应该能令人满意。
所以,就像有小伙伴总结的“高位不止盈,定投等于零”。
那问题来了,定投要怎么止盈呢?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
最好的做法肯定是最高点止盈,但就像你没法在最低点一把梭哈一样,你也做不到在最高点一键清仓。
退而求其次,
比较好的做法可能是一笔一笔的算,对每一笔定投买入分批止盈。
这样,“定投要怎么止盈?”的问题就变成了“我的每一笔买入大概率能获得多少收益?”的问题。
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回测下沪深300指数的数据。
2004年12月31日,沪深300指数基准日以来,
任意一天买入沪深300指数,并持有1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1.5%;
持有2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4%;
持有3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8.1%;
持有4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6.9%;
持有5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6.2%;
持有6年以上,平均年化收益率就基本一样了,5.5%左右。(PS:这里是用指数收盘价算的收益,不包含分红。真实收益要加上平均每年2.4%的股息率)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持有时间越短,越可能获得高的年化收益。
这个很好理解,
比如你的某一笔定投恰好买在熊市末期,接下来一年,股市大涨,那你的收益自然不会差。
但A股牛短熊长,今年大涨,明年、后年表现就可能一般,综合来看,这几年的年化收益率会降下来。
当你持有超过6年以后,大概率只能获得平均收益了,也就是8%左右。
这样,我们就能找到不同持有时间对应的比较合适的年化收益率。
这是持有1年和2年的,
持有1年,年化收益率很容易就达到了15%。年化20%,努努力也够得到。
如果刚好在2018年1月、2020年2月、2021年2月市场顶点前1年买入,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了30%。
2015年6月,牛市顶点前1年买入,年化收益率更是能达到了150%。
放到2年维度上,年化收益率达到20%已经是极限。年化15%是一个中高难度。
这是持有3年、4年、5年的。
年化15%是一个极限位置。
10%左右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这是持有6年、7年、8年的,
极限位置会进一步降低到年化10%+。
相对来说,8%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
把这些数据汇总到一张表里,
持有1年,可以预期20%的年化收益。如果买的低,也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可以把这个预期放的更高一些。
持有2年,年化收益率达到15%时就可以止盈了。
持有3~5年,年化收益率达到10%就可以止盈了。
持有6年以上,年化收益率达到8%就可以止盈了。
对应到基金净值曲线上,理想状态可能是这样的:
最初的那几笔定投,买入的早,位置也高一些,可能要持有很长时间,涨到一个相对高的位置后才能卖出。
最后定投的那几笔,由于买在底部,大概率会先卖出。
也就是,先买的可能后卖出,后买的可能先卖出。
当然,以上只是针对沪深300的回测,
主动基金收益会更高一些。
以偏股型混合基金指数为例,任一时点买入,持有超过6年后,平均年化收益是11%,比沪深300指数高了3个点。
对主动基金的止盈,年化收益可以适当提高一些。
不过这是针对偏股型基金整体来讲的,具体到单只基金,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还有些小伙伴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
如果A股走出了长牛行情,怎么办?
我们借鉴下美股。
2009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就走出了长牛行情。
回测标普500指数,
2009年以来,任意一天买入,持有1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3.7%;
持有2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2.7%;
当持有3年以上时,平均年化收益率就基本不变了,12%左右。
而巧的是,2014年以来,按月定投标普500ETF,年化收益率是11.53%。(标普500ETF2013年底才成立)
对于波动不是特别剧烈的长牛行情,比如2009年以来的美股,定投大概率就只能收获平均收益了。
如果A股将来也像美股那样走出了长牛行情,毫无疑问,短期低买高卖的超额收益会少一些。相应的,短期止盈目标收益率也要适当调低一些。
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为啥你定投不赚钱?原因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