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链梳理 - 市场热点 - 华西证券
logo
立即开户
  1. 华西证券
  2. 市场热点
  3. 文章详情

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链梳理

资讯来源:华彩人生APP
华西证券官方应用,综合性金融证券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2020-02-28 16:42

研报干货

新能源|2020年2月28日|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链梳理

 

锂电池和燃料电池被视为两种清洁的车用供能方式而广受关注,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

锂电池是储能器件。而燃料电池是发电装置,作用类似于发动机,需配套储氢罐(类似油箱)。

在车用场景中,燃料电池可解决锂电池里程焦虑,且燃料电池充氢时间短,在重载、长距离场景中优势明显。

根据电解质不同,燃料电池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高温磷酸燃料电池等。其中PEMFC综合性能最优,为目前交通领域产业化的主流方向。

但目前燃料电池仍存在成本高、循环衰减性能差、加氢站建设不足等问题,部分关键部件无法规模化量产,部分技术与国外仍有差距,产业布局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整体发展形势向好,国产化进程持续加速,未来有望与锂电池车形成互补,构建新能源车体系。

 

核心观点:

相对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及电堆、系统等环节,上游氢能产业链有望先行发展。重点关注氢气储运、加注环节投资机会。

 

核心逻辑:

1、全球制氢行业体量庞大,我国氢能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一产氢国,产业基础深厚,工业副产氢为主,目前化工行业内氢气自产自用占主流,商品化氢气制备迅速崛起。

2、每1kg氢气相当于2.5kg天然气、2.8kg汽油、33.70kWh电力,相比传统燃料能量密度更高,是极优质的储能媒介。现阶段氢气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占比小于1%,随着氢燃料电池在我国的推广,氢气制造业将引来新的增长点。

3、氢能产业链的本质是化学能/电能—氢气—电能的循环,出厂氢气储运是整个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出厂后的高纯度氢气体积大、质量密度小,需要经过压缩,而利用拖车对装有高压氢气的储氢管束进行运输是主流储运方法。但目前储氢容器材料的痛点在于金属储氢材料的厚重、不耐压,自重更轻、单位容积储氢质量更大的金属内衬纤维缠绕储罐和全负荷轻质纤维缠绕储罐正在研发和商业化中。

4、加氢站是氢能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也是氢能落地民用的关键。我国加氢站数量稀少,目前仅占全球总数不到5%,与之相比,我国公共充电桩约占全球总数的50%。因此,在氢燃料电池普及过程中,加氢站建设有望先行爆发。

5、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唯一一个补贴无明显退坡的国家持续扶持新能源项目。由于氢燃料电池仍处产业化早期阶段,政策为核心驱动力。

 

雷林川,执业证书编号:S1120614050007

风险提示

本文内容参考华西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刘菁、俞能飞2020年2月19日研报《燃料电池行业深度报告: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链梳理》,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内容所提及的市场判断、荐股等建议仅供参考,不能确保获得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本文内容所提及统计数据仅作展示使用。投资者应在充分考虑自己所能承受之风险前提下,自主、谨慎地做出投资决定,一切投资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下载开户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下载开户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 性作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相关文章

华西证券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