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周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建立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亮,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海关总署副署长张际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和中共海南省委书记、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中共海南省委副书记、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冯飞出席了此次会议。
丛亮表示,推动建立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和制度框架,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可兑换水平,推动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
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获批试点额度50亿美元。在海南率先开展境内公司境外上市登记改革试点。目前还在研究国家级展会境外展品免税的政策。
丛亮称,国家发改委作为主要牵头部门之一,积极组织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项目的建设,研究编制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项目建设的行动方案,建立重大项目的储备库制度。
中共海南省委书记、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表示,随着全力推动“一负三正”进口商品零关税清单、放宽市场准入“三张清单”等核心政策落实落细,三年新增市场主体76.3万户,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翻番,累计达52.7亿美元,超过过去30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一半以上。
三年来,落户海南的央企及央企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超20倍,特别是《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新设企业增长113.7%。 三年来,海南摆脱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产业投资比重从不到40%,增加到超过60%。
他强调,海南把营商环境作为自由贸易港的“金饭碗”,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2批116项;强化海南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压缩审批时限七至八成,极简审批受到各类市场主体欢迎。
全文如下: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正在加快进行,政策制度正在建立,实质性的建设正在推进,而且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今天我们请中央有关部门和海南省跟大家见面,介绍有关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先生,海南省省长冯飞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先生,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女士,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先生,海关总署副署长张际文先生,国家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女士。现在我们先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先生介绍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党中央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实施。
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到党中央决定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打造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全球优质生产要素聚集区,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示范;就是要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就是要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体系,为我国更深层次地适应运用并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提供重要平台。
三年来,特别是《总体方案》发布实施以来,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海南省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领导小组部署要求,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和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突出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初步统计,目前已发布政策文件110多份,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可谓是“鸿蒙初辟”。总的看,这些政策制度可以用“六个更加”进行概括。
一是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建立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货物贸易制度,出台“一负两正”三张清单,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让贸易更便利。出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为27条,让投资更自由。印发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出台支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文件17份,让发展空间更广阔。
二是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建立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和制度框架。提升人民币可兑换水平,推动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获批试点额度50亿美元。在海南率先开展境内公司境外上市登记改革试点。
三是更加高效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实施鼓励类企业所得税和高端紧缺人才所得税两个“15%”优惠政策,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完善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批准新增6家免税店,并允许“邮寄送达”和“离岛寄存、返岛提取”。出台运输船舶增值税退税、洋浦启运港退税、内外贸同船运输境内船舶加注保税油等政策。目前还在研究国家级展会境外展品免税政策。
四是更加便利开放的运输服务政策。加快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构建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经济的琼州海峡运输大通道。设立便捷、高效的船舶登记程序,推动建设“中国洋浦港”国际船籍港。创新邮轮游艇管理,支持三亚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推动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开放客运和货运第七航权,推动博鳌机场升级为国际口岸。
五是更加有力有效的要素支撑政策。拓展外国人免签入境事由范围及渠道,开展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印发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2020)和认定办法,发布境外人才执业管理办法,开放境外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38项,单项认可境外职业资格219项。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在9个重点园区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出台标准地、先租后让等政策,更加灵活有效地保障用地需求。
六是更加高效完善的实施保障制度。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并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第一批3部法律、7部行政法规等调法调规事项全部落地。出台三亚崖州湾等重点园区专门条例,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等制度,出台反走私等36项风险防控举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的落地见效、发展环境的持续改善、市场主体的聚集增多,海南必将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谢谢大家!
陈文俊:
谢谢丛亮副主任,下面请沈晓明书记作介绍。
沈晓明(焦非 摄)
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注和支持。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使命,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开发布。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兄弟省份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生机勃勃,呈现十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第一,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我们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一个年头确定一个主题,一个主题攻坚一批难题,开展“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等系列活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
第二,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我们奏响练内功、转动能、引外力“经济转型三部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在练内功方面,主要是以壮士断腕决心摆脱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产业投资占投资的比重从不到40%上升至超过60%;在转动能方面,主要是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向消费和投资共同发力转变;在引外力方面,主要是吸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经过努力,我们在房地产调控和疫情影响的双重压力下,GDP和税收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自由贸易港开局之年,新设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引进人才、离岛免税购物等均实现翻番。
第三,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响应。我们全力推动“一负三正”进口商品零关税清单、放宽市场准入“三张清单”等核心政策落实落细,三年新增市场主体76.3万户,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翻番,累计达52.7亿美元,超过过去30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一半。三年来,落户海南的央企及央企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超20倍。特别是《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新设企业增长113.7%。
第四,人才集聚的态势加快形成。我们在中组部等中央部委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引进3批285名优秀干部来琼挂职,选派4批400名干部赴有关中央单位和发达省份跟班学习。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的要求,三年来共引进人才23.3万人,同口径增长675%,其中《总体方案》发布以后不到1年时间引进的人才超过50%,顺利完成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初期目标。我们设立人才服务“单一窗口”,发布自由贸易港境外人员执业管理办法和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管理办法、目录清单,落实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以薪酬水平为人才评价主要指标,人才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第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海南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达4.2%、高出全国水平1.3倍,实行全面“禁塑”,装配式建筑面积连续三年翻番,到去年底实现全岛生活垃圾“零填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PM2.5浓度均值下降到13微克/立方米,河湖库和近海海域等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第六,营商环境日益优化。我们把营商环境作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金饭碗”,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2批116项。强化海南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压缩审批时限七至八成,极简审批受到各类市场主体欢迎。
第七,现代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我们加快建立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在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用好用足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做好吸引境外高端购物、医疗和教育等三篇消费回流文章,今年5月7日-10日将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打造南繁、深海、航天“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南繁硅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奋斗者”号为代表的深海科技项目在崖州湾科技城落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来增加273%,互联网产业营收增长192%,高新技术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方面,种好橡胶、槟榔、椰子“三棵树”,大力引种全球热带水果新品种,推动传统海洋渔业往深海走、往岸上走、往休闲渔业走,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八,风险防控有力有效。我们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整体进入实战化运行,对人流、物流、资金流实行24小时监控,构建起近海、岸线、岛内三道防控圈,出台实施《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依法严厉打击离岛免税各类套购代购行为。
第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稳步增强。我们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加快建设安居型商品住房,满足岛内居民和引进人才的住房需求;大力平抑菜价物价;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102所、引进国内优质医疗机构49家,基本实现“家门口上好学”、“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的目标。
第十,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呼之欲出。我们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全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争取赋予海南更大立法权和改革自主权。目前已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和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提到,“欢迎全世界投资者到海南投资兴业,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共享中国改革成果”。三年来,海南用实践证明:海南自由贸易港确实是全世界的机会,也是每一个人的机会。欢迎大家到海南来!谢谢。
陈文俊:
谢谢沈晓明书记,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自己的新闻单位。
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南将如何把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作为海南的国之大者,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更坏?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沈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的时候指出,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我们认为,海南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不仅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因此,保护好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必须要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
我们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坚决做到生态环境只能变好、不能变差。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两个重要的理念:第一,“三个环境”一起抓,即生态环境和政策环境、营商环境一起抓,使之成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支撑。第二,在自贸港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其他任何问题都应该为生态环境让路,也就是说,其他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如果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冲突,那我们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换句话说,我们绝不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
在这两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主要推进三项工作:第一,目标引领。到2035年,海南岛的生态环境要做到全世界领先。第二,治理为先。我们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为契机,做到问题整改不彻底,我们不放过。第三,我们以标志性项目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4·13”讲话之后,省委、省政府谋划了一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志性项目,比如我们在海南岛中部4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划了一个区域,作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把这一片我们国家唯一的热带雨林很好地保护起来。比如我们重新做了能源发展规划,争取到2030年,我们的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要达到85%左右,这个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先进的水平。比如我们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海南到2030年不再销售传统的燃油汽车,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比如我们在全岛“禁塑”,目前我们这项工作在全岛范围内逐步推进过程当中。再比如我们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总量,我们三年连续翻番。
应该说,海南的生态环境是好的,每一个来过海南的朋友都有同样的感受。但是海南的同志深切地认识到,或者是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生态环境好并不意味着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因此,我们还要不断努力,争取通过我们的努力,把绿水青山、碧海蓝天连同一个逐步成熟的自贸港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丛亮主任,刚刚您在开场白中介绍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的整体进展情况。我的问题是,国家发改委作为主要牵头部门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谢谢。
丛亮:
感谢您的提问。我刚才从总体上介绍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建立的进展情况,这是各部门和海南省共同努力的结果。202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认真履行职责,抓紧制定重大政策、推进重大项目,与海南省和相关部门一道,共同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框架加快建立。
国家发改委的相关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专一重”。“三专”就是出台三项海南自由贸易港专项政策。“一重”就是组织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的重大项目建设。
第一个“专”,就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为提高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和政策,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2020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与2020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30条相比,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到27条。还有一些条目比以前开放力度更大,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开放。下一步,还将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不断缩减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负面清单,逐步实现投资自由便利。
第二个“专”,就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鼓励类产业目录。为正确引导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国内外优质企业加快集聚。2021年1月27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引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政策产业目录(2020年版)》,采用“国家现有目录+地区新增目录”的体例结构,在国家现有鼓励类产业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14个大类行业、143个细分行业,基本涵盖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点产业和领域,既实现产业条目多、涵盖范围广,又重点突出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下一步,还将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需要,适时对产业目录进行修订。
第三个“专”,海南自由贸易港放宽市场准入的若干特别措施。为发挥好海南自由贸易港试行最高水平政策的独特优势,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准入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前几天,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特别措施,聚焦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功能定位,在医疗、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特别准入政策,提出了22条含金量很高的特别准入措施,将有效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加速聚集,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竞争新优势。
“一重”就是组织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项目建设。研究编制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制度。印发《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100亿元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印发《实施智慧海南的总体方案》《海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和交通、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将海南纳入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就是REITs试点,支持盘活存量资产,拓宽重大项目建设融资渠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