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岳:传统旺季将至,基建建材有望景气向上? - 市场热点 - 华西证券
logo
立即开户
  1. 华西证券
  2. 市场热点
  3. 文章详情

黄岳:传统旺季将至,基建建材有望景气向上?

资讯来源:华彩人生APP
华西证券官方应用,综合性金融证券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2022-09-01 10:54

直播主题:传统旺季将至,基建建材有望景气向上?

直播嘉宾:黄岳 国泰量化投资部经理

直播时间:8月30日 15:30

1. 基建建材行业前期表现回顾

其实建材和基建今年年初我们就和大家次聊过很多次。

我记得二季度初或者是一季度末的时候,就和大家提到过,因为整个建材相关板块的中报业绩很大概率是不好的,市场也已经早有预期,毕竟上半年整个地产的数据全面下滑,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肯定是不理想的。

另外一方面,具体到施工的单位,尤其是建筑材料相关的上市公司来讲,上半年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上半年持续维持高位。虽然大概从四五月份左右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快速下行,但它很多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尤其是和原油挂钩的,比如说大家可以看到油价现在仍然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这也引发了化工产业链里面一系列的原材料,包括像沥青,包括一些化工制品,它们整体的价格在上半年仍然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

这个就势必对于建材尤其是消费类的一些建材,比如防水材料(它多的原材料主要是沥青)的成本端构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中报的业绩披露出来之后,很多防水材料相关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都是很不理想的。

所以我们当时就和大家聊过,二季报中报整体来讲肯定是不好的,但是这个不好是不是已经在市场预期之内?我们站在当时五到六月份的时点上其实是不清楚的,因为整个市场的预期比较悲观,但是经营业绩比预期好还是不好不知道,只不过中报披露的时点可能会是砸一个坑买入的时点。

而我们目前看下来,其实建材板块的走势本来我印象中,之前还是有过一波反弹,包括7月、6月,基本上从4月反弹到7月,8月的时候还是有一波反弹的,那个时候对于整个地产的修复预期又有了一些,整个地产的产业链出现反弹。

但是我印象中比较深的转折点就是某防水龙头中报的业绩,最开始市场上面有传闻,大概8月中旬的时候市场上传它中报的业绩不理想,其实本身这个上市公司中报的业绩确实比较差,但其实你看整个建材的板块中报业绩都不好,它主要的问题是之前上市公司一直给的业绩指引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市场对它的预期也比较高,毕竟它是整个消费建材里面的。而且它一季度整体的经营业绩还可以,或者在所有的消费建材板块里面,一季度已经看到了修复的苗头。

但是二季度又出现了反向大幅的回落,这个之前大家对它的期望太高了,所以后面整个板块就开始下跌,尤其到8月中下旬,又是中报密集披露的时间点,所以大家在这个时间点内也不敢去配置相关的板块,毕竟有龙头公司出现业绩不及预期之后,大家也担心会不会有其他的上市公司,也面临业绩不及预期这样的情况。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从8月中下旬以来,整个建材板块维持了下跌的走势,但是其实从走势上我们也能看到,它整个的成交量是越来越小的,目前最近几个延续了缩量、底部震荡的走势。所以整体来讲站在当下这个时点,这个板块配置价值还是可以的,第一是它配置处于历史上的绝对低位,包括看股价也是处于今年以来新低的状态。另外一方面,我们再往后展望整个地产,还是会有修复预期的。而且这个板块如果从策略的角度去讲的话,不管后续地产到底什么时候能够企稳,总归会有资金不断的去尝试、博弈整个地产产业链的企稳回升。

2. 地产在政策支持下有望修复

大家可以看到今年地产的行情,除了4月底全市场触底之后,在三月中旬到四月初的时候,地产也走出过一波行情,但整个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本身政策端对于地产还是比较呵护的,而且目前整个因城施政的政策,上周一五年期LPR超预期的下调了15个BP。整体上主管部门并不希望整个地产的市场出现过大幅度的波动,当然,房住不炒还是一个大的前提。所以,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普遍还是偏积极的一些政策。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各显神通,希望能够呵护各地的地产市场。

对于地产市场,目前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企业拿地的意愿非常低迷,而且地产公司销售的情况非常不理想,这都表明地产目前还是面临比较大的压力。所以在这个状态下,从调控的角度来说,目前对于地产行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积极的。

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资金去博弈地产反转的拐点。

我们事后来看,每一个历史上比较大型的底部都是这么走出来的。站在事后看,可能有一波一波的人不断地去抄底,最后都抄在半山腰了,后面被埋了,最后终于到某一个时点,整个市场终于迎来了一个大底。其实,这都是你站在事后去看,如果站在事前去看,每一波,他们看起来抄底抄在半山腰了,其实他们都有足够充分的逻辑以及技术上介入的一些时机,比如说连续下跌、成交额越来越小。只不过市场本身多空的力量一直在寻求平衡。可能在某一个阶段中,市场上做多的力量比较强,大家都希望来博弈整个市场的拐点。博弈了之后往往股价都领先于基本面,后面上涨了一段时间,发现地产还是这么差,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偏负面的新闻,比如交房的新闻出现,这个时候大家就不相信了,觉得肯定还没到拐点,又开始卖出,又开始下跌。

但是,总有一个时点,当整个市场上多空的双方的博弈已经趋于平衡之后,后面开始多头力量占优,开始上涨,大的逻辑都是博弈地产的拐点

但这一波上涨之后,我们看数据确实出现了同比的改善,包括环比、同比可能都出现了数据上的改善。拿地的意愿可能相对来说偏低,但整个地产销售的数据开始企稳回升了。这个时候,大家相应地见到一些基本面的拐点,一些偏右侧配置的资金又会再进来,然后再逐渐走出趋势性的反转。

所以,事后你去看,每一波底部好像都很清晰,但其实在事前都是不确定的。事前能够确定的是在当下这个时点,我们往后去看,很大概率上会不断有资金去尝试、博弈整个地产的拐点、相对的底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整个配置的位置相对来说处于绝对低位的话,个人觉得无论从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的角度来说,起码是一个比较舒服配置的位置

后续如果出于对整个地产拐点博弈的意图,不管它们是短期的资金,还是长期的资金。长期的资金觉得这个位置足够便宜了。从长期的角度来讲,地产总归会有一个拐点,无非是今年还是明年,我在这个位置不断地去买入、不断地去配置,不管出于什么样的意愿,总归还是会有资金愿意在这个位置上,去尝试捕捉整个地产修复拐头的情绪。所以,在当下这个时点,我觉得整个建材板块的配置机会还是比较好的。

3. 建材行业整体情况分析

接下来,我们和大家介绍一下整个建材板块整体行业的情况。建材这个板块,我们有一个ETF产品是建材ETF(159745),它跟踪的指数是中证全指建筑材料指数。

针对这个指数,我们6月份的时候向指数公司建议,最后指数公司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对这个指数进行了调整。这个指数原来是中证指数的一个行业指数,中证指数的行业指数不像我们更熟悉的申万一级行业或者中信一级行业等这种行业指数。本身建筑材料就是申万或者中信行业体系下的一级行业,它里面既包含了传统的建筑材料、也包含了消费家具类的建筑材料。

传统意义上,大家理解的建筑材料分成了两个小行业,一个是建筑材料,还有一个是建筑产品。它的建筑材料更偏传统建材,包括水泥、玻璃都在建筑材料里面。而中证指数体系下的建筑产品是很多消费类的建材,包括防水、五金件、石膏板、管材、涂料等,全都放到建筑产品里面了。所以,我们和指数公司建议,尽可能按照目前市场上大家更理解的大建材模式,把原来的行业模式改称主题指数。改成主题指数之后,目前的指数成分里面既包含传统建材,又包括消费建材。传统建材主要就是水泥,水泥占指数的权重占到40%左右,玻璃10%多一点,其他的大概占将近50%,主要都是消费建材

(1) 水泥和玻璃

这里面几个品种定价的逻辑不太一样,像水泥下游,相对来说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地产。水泥的下游,农村的用量占到三分之一,地产大概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是基建,所以水泥本身也是基建的一个相关标的。另外,水泥本身也有乡村振兴的题材在里面,因为它很多用量都在农村,当然地产仍然是它非常重要的一个下游客户。

对于水泥来说,它的上游原材料主要就是石灰石。水泥的原材料占成本的占比不是最高的,占成本最高的是它的燃烧。因为工艺环节主要就是生粉粉磨、熟料煅烧,最后水泥粉磨。在熟料煅烧的过程中,主要是燃烧的成本。所以成本构成上,电费要占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煤炭烧煤的费用大概要占到三分之一,这是它主要的成本端。石灰石原材料成本占20%左右,可能不到20%。玻璃的原材料主要就是纯碱,它里面燃烧成本也是它最大的成本。

水泥和玻璃都是短腿品种,水泥的运输半径,陆运大概只有200公里左右,水运大概能到500公里左右,玻璃也是相对比较短腿。所以,这两个传统建材的板块特点就是区域的集中度非常高,像华东地区中建材、海螺这些头部公司,像华北就是金隅、冀东,像东北、西北、西南、华南都有相应的龙头企业。几家龙头企业在区域内部的集中度非常高,集中度高的好处在于他们对于价格的掌控力相对来说比较高。

水泥从2018年到2020年已经连续三年大牛市,主要原因就是它的下游是地产。2018年到2020年,虽然地产不是很乐观,大家一直都担心有下行的风险,但其实2018年到2020年三年,整个地产总量还是在持续增长的。但是它的供给端完全没有弹性,基本上已经严格新增产能了,这和2020年、2021年的煤炭非常像。煤炭下游主要就是电力。最近两年,全国居民的用电量还是在增长,但它的供应端煤矿,因为已经常年没有资本开支了,供给又比较刚性。所以,供求关系之下,它的利润能够连续很多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线上。

目前水泥肯定是有压力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地产快速下行,像施工下降两位数以上,已经持续了大半年时间。这种任何一个下游的行业肯定都是抗不住的。所以,水泥目前也处于一个比较艰难的时刻。当然玻璃就更是了。

(2)消费建材

消费建材也差不多,因为消费建材下游主要的客户就是地产。整个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又维持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一方面,地产厂商自己的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地产销售的数据上半年下行的压力非常大。另外一方面,它在整个融资的层面也受到了压力,整个现金流很差。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建材自己企业的现金流也不好,这是整体的基本面情况。

建材应该说是地产链里成长性最好的板块,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消费建材目前集中度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传统建材部分就是水泥和玻璃,虽然客观来讲,确实没什么成长性,因为整个地产总量的角度还是往下走的。但这两个子行业的竞争格局非常好,因为它的非常高,市场集中度非常高,水泥和玻璃前五家公司在全国市占率都要超过50%,水泥要更高一些,本身又是短腿品种,区域的集中度是非常高的。所以相关的公司对于价格的掌控力度很强,竞争格局很好。和其他的周期板块,比如钢铁、煤炭、化工这些比起来,都没有达到这么高的集中度。

另一方面,消费建材本身还是有很强的成长性。它成长的逻辑都是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的赛道,比如说防水。防水全国的市场容量大概是一两千亿左右,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市场。但这个市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市场,它下游的采购商纷纷去选择比较便宜的、相对来说质量又比较差的一些产品去做,因为它下游就是地产商、大B或者一些施工队。

在这种情况下,最近几年对于质量的关注和诉求越来越高,整个行业主管部门层面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2017年整个建筑防水产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里面特别提到,对于住宅项目的规范要求屋面的防水设计年限不能低于20年、卫生间的防水设计年限不能低于15年。这一方面是整个市场的需求,也是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要求。在这两者共同促进下,以防水为代表的消费类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它原来是一个非常分散的、鱼龙混杂的市场,在共同的作用之下,头部的企业出现了非常快速的扩张,抢占了很多伪劣产品的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地产总量是一个往下走的节奏,但是消费建材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大背景和逻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即使是今年上半年整个地产低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消费建材、龙头企业的同比维持了一个不错的增长,只不过因为原材料的成本很高,所以它的利润是在下滑的。增收不增利,这个是他们上半年最大的问题

4. 建材行业投资机会展望

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整个地产处于一个不太理想的情况。具体来说,地产的数据方面,一到七月份,整个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了6.4%,其中7月单月同比下降了12.33%,是今年单月的最低值。另外,新开工的面积一到七月份累计同比增速下降了36.055%,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下降了23%。所以,今年整个地产的压力是全面的压力。不只是销售的数据出现了两位数以上的下滑,同时整个施工、竣工的数据都很不理想。

作为地产产业链上的建材板块,今年上半年毫无疑问他们的经营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水泥的使用主要是施工端,防水卷材主要也是在施工端。后面竣工端会涉及到装修,包括下游消费建材的五金、管材、石膏板、防水涂料等。竣工的后周期会涉及到玻璃

整体来讲,上半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从这个角度再往后看,下半年会有什么积极的变化呢?

第一个变化就是,去年整个地产下行是从三季度开始的,去年四季度其实是加速下行的状态。所以整体来讲,去年下半年地产的数据是存在低基数。在低基数的角度上今年地产相比去年的数据是一个非常快速的下行,哪怕什么都不做,明年哪怕和今年一样差,由于今年是一个低基数,到明年下滑的幅度自然就减少了,所以它的同比数据会有基数效应的影响。

去年是地产的低基数,所以下半年整个地产迎来改善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哪怕三季度没有迎来很明显的改善,因为去年四季度下滑的幅度太大了,所以哪怕今年四季度仍然不好,下滑的幅度相比去年四季度有边际的收窄。这个时候,大家可能逐渐对于地产回落到什么位置能够迎来一个底部,就会更加有信心。

整体来讲,地产产业链,如果从数据的角度来说,很大概率越往后看胜算是越高的,哪怕今年四季度仍然不景气。今年已经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回落速度,明年还能这样回落吗?很难。至少它在某一个时间点迎来回落速度的拐点。然后,回落速度逐渐减少,最终逐渐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回落的速度减少之后,大家对于地产触底的信心就会加大一些。

站在当前时点,大家对于地产都已经非常悲观了,上半年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展望,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迎来地产的拐点,但是站在当下这个时点,大家对于地产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大家不敢去判断什么时候地产能够迎来拐点。

从数据的角度来讲,地产在今年四季度逐渐触底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因为去年四季度是地产增速下行很快的时点,而且总量上,去年四季度也是一个低基数。再加上今年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利好地产,包括整个LPR贷款利率水平连续比较大幅的下行,另外一方面是因城施政的政策。越往后看,这种政策逐渐传导下去之后,其实会逐渐见效

所以,越往后看,整个地产迎来见底回升的概率的可能性更大。到细分行业来看,第一,建材是整个地产产业链里面基本面最好的子行业,因为整个消费建材集中度提升,哪怕总量下降,集中度提升也能够抢占市场份额,实现自己内生性的成长

地产客观来讲目前问题、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目前看下来会去给行业一个托底,或者说尽可能地挽救行业,但对于公司来说,客观来讲是不确定的。

从微观的成长性和景气度的角度,建材是整个地产产业链里面有优势的。另外一点,从微观的风险和的角度,建材板块也有自己的优势。

目前地产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解决的问题就是整个信贷的总量。去年三季度买房是很难的,因为三道红线之后对于居民的购房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去年三季度买房到银行贷款的话,一方面银行贷款没额度,另外一方面审批的周期卡得很长。但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整个居民端购房的信贷基本上已经完全放开了,到当下这个时点,商业银行是希望你尽可能去做购房贷款,毕竟放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方面是利率水平还是相对比较高的,另外一方面是它有重资产在做抵押,相对来说,抵押物比较清晰。商业银行反而不希望你提前还款,因为现在银行的资金配置不出去,现在居民端的贷款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

另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就是相关部门因城施政的政策。现在是鼓励相关部门自己去找出路,自己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吸引居民购房。这个是已经解决的两个比较大的问题。其次,就是整个地产商的信贷。从主管部门的角度也是希望能够打通堵点,包括领导直接到河南省协调相关的问题

但目的主要的问题在哪儿?一个就是居民的购房意愿很弱,从去年12月开始一直到目前为止。除了中间有一个月是由于公众卫生事件管控放开之后,居民的购房需求有一个单月的井喷,但那个时候其实是很多挤压需求一次性的释放。再往后看,除了单月的异常值,从去年12月底来,居民整个中长期贷款增速一直不达预期。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主要对应的就是购房,所以这一块主要的问题就是居民的购房意愿是比较弱的,这块还需要因城施政的政策,包括利率的政策、信贷的政策、落户的政策、以及其他政策进一步给出一些红利,逐渐去激发居民端的购房需求,这是目前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地产商自身的现金流仍然压力很大。尤其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他们担心地产商自己出问题,虽然贷款的额度很足,但对于很多地产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信用评级或者是资质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好的企业,从银行整个信贷审批员的角度来说,不太敢给这些企业放款,这个是目前主要的两个堵点。但是这个堵点更多是要靠时间逐渐消化,而且它本身是一种自我反馈的情况。如果居民认为这个房价维持不住,未来房价又大幅下跌,这个时候买房的意愿肯定会比较低。也要看竣工端的情况,交房到底有没有压力,到底会不会出现一些风险,一旦预期的扭转会自我实现,如果有了一些边际的改善,会慢慢进入正向的循环。

另外,本身四季度是一个低基数,整体来讲地产整体的拐点越往后胜算越高。不管它什么时候迎来拐点,地产产业链这个板块只要你配置的位置是足够低的,一般情况下会有资金不断博弈,或者不断地预判地产的拐点。整体来讲,股价都是领先基本面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你配置的成本足够低,相对来说总归会有一些脉冲式的行情,这是短期的应对

短期就是逢低去配置,脉冲式可能还要逐渐了结,因为目前毕竟还看不到到底地产什么时候能够迎来拐点,除非是做长期。个人觉得地产这个行业不可能消失,衣食住行是居民的刚性需求,整个产业链的公司不可能消失,只要它足够便宜,我在足够便宜的时间介入,最终我能够撑过一个大的周期,只不过这个周期不知道有多长。但是,在此之前,个人觉得大概率会有脉冲式的行情。

目前如果看建材板块,本身又处于今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如果看它低点的连线去连一个趋势线的话,基本上也在趋势线的低点,算是一个技术上的支撑位。

整体来讲,在当前这个时点上进行建材板块的配置,进行一些脉冲式行情的捕捉,个人觉得是可以的。从长周期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还可以的配置时点,只不过肯定是有很多不确定性。毕竟你左侧去配置的话,肯定是有不确定性的。股价方面,从历史上来看,绝大多数概率都是股价领先于基本面。

5. 基建板块投资机会展望

基建相对来说清晰一些,今年整个基建的投资增速一直维持很高的位置。今年一到七月份整个的增速差不多要接近10%,去年差不多是2016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的最低点。今年靠基建稳住经济增长、逆周期调节的意愿非常强,所以整个基建的基本面是不错的

但是,在基建这个板块,市场最担心的就是它后续能有多长时间的持续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今年整个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基建相关企业会不会有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包括它的收入增长之后账期会不会加大,它的回款难度会不会加大。

整体来讲,虽然今年基建的基本面很好,但是整个基建的走势其实和地产的走势关联度有点高。按道理来说,这两个板块是截然不相关的,往往基建是做逆周期调控的,正常应该是地产下行的时候带来经济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我通过基建来进行逆周期调控,和地产完全相反的。但是,今年看整个走势,基建和地产的走势关联度比较高。这里面反映的一个预期就是基建虽然是逆周期调节,但大家也担心它相关的现金流、账期包括坏账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整个基建资金的来源里地产是很大的一块

如果我们看基建,基建其实比较简单,一个是看它的资金来源;第二是它有没有项目去落地。首先看资金来源,基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内的资金、国内信贷的资金、外资其他资金,这三块资金的占比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三块加起来大概占基建资金来源的50%左右,这里面其中有20%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今年肯定是不用担心的,因为对于银行来说本身是一个资产荒,给基建做贷款对他来说还是相对可以的一类资产。

它主要的资金来源在哪儿呢?自筹资金包括各种债务,包括专项债。专项债今年的资金来源是比较充裕的,还有一块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政府性资金的收入。而政府性资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的收入。所以基建的资金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的收入,大家又担心地产的问题,这一块就产生了联动,就是地产不起来的话,大家也会担心未来基建的资金来源。

今年基建资金来源相对还可以,但主要是专项债撑起来。专项债的问题是今年上半年,至少8月份以前,专项债今年的额度已经发得七七八八了,所以下半年真正预留的专项债额度很少。另外一方面,明年的专项债额度会不会前置使用,包括中央会不会发行特别国债,目前还都看不到。所以,下半年会面临专项债的资金来源不足,整个土地出让的收入又迟迟没有起色的状况,从而导致下半年会面临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但是这块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基建本身是后置的,它整个资金来源明确或者专项债发行之后,它从资金到施工会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大概在一个季度左右。整体来讲,下半年资金来源虽然有点问题,但是它是项目的执行期,反而是基建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会比较快的时点

再往后看,基建主要的问题还是持续性。第一,经济压力很大概率不会是今年一年,因为目前处于经济转型的镇痛期,我们希望尽可能减小地产在经济增长里面的比重,但地产在过去这么多年里面已经成长为整个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权重体了,不止是地产自己,它还涉及到上下游,包括建材、家电、施工、上游的钢铁。这其实和居民的收入、就业、整体消费水平都息息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地产的下行压力这么大,而我们又希望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虽然我们目前看下来靠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短期还没有办法去填补地产在经济里面这么大的比重。

再往后展望,整个基建投资势必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以五年这样的维度去看,未来每一年基建投资都会维持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力度,来对冲整个地产的下行,在这个大的经济转型期过程中,能够维持住基本的就业和整个社会投资,不出现大幅的回落这样一个格局

从中期的角度来说,整个基建的基本面没有太大问题。从短期的角度来讲,它其实和地产的关联度很高,后面如果地产相对来说有一些改善的话,对于基建也是一个正向逻辑。到下半年的时候,如果经济仍然还有比较大的压力,我们不排除或者很有可能会迎来明年专项债的前置发行,或者采取其他的一些手段来稳住整个经济增长的速度。基建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逆周期调控的工具

所以整体来讲,基建在当下这个时点也是比较不错的配置位置。我们看到整个基建的走势,目前虽然不是今年的最低点,但是也差不多是一个次低点了,整体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低的位置。

后续短期的催化就是。正常来讲,本身就是施工的旺季。目前有一些建筑材料,比如水泥在尝试涨价,尽可能把它的成本转嫁出去。另外一方面,大宗商品的价格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回落,所以成本端的压力还是有望得到改善,但是它大的机会还是要看地产的拐点,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整体来讲,目前的绝对位置是比较低的,在当下这个时点,它的配置价值还是非常高的。

哪怕你后面判断错了,地产没有那么快迎来拐点,但是总归会有资金或者市场的参与者愿意去尝试、捕捉整个地产的拐点,所以整个脉冲式的行情还是值得期待的。从中期的角度来讲,整个行业不可能退出市场,不可能说以后不盖房子了,这个也不现实。从各个国家的角度,包括像日本老龄化,也持续很多年了,也不是说日本这个产业就不存在了,总归是一个时间换空间的问题。

所以,个人认为当下这个时点,尤其有金九银十旺季的催化,像建材包括基建,整体这些板块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整个配置价值还是不错的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可查看本通道佣金等详情。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可查看本通道佣金等详情。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 性作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相关文章

华西证券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