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以来,银行板块接连上攻,昨日银行股更是全线爆发,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只大市值银行罕见涨停,截至收盘,银行ETF(512800)单日大涨4.22%,喜提日线4连涨,单日交投更是轰出14亿天量,创2020年7月8日以来新高,量价齐升。
拉长时间看,5月4日至今,银行ETF(512800)已累计上涨8.22%,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幅仅为2.16%。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银行板块持续飙涨,资金却呈现越涨越买、积极布局的态势。Wind数据显示,银行ETF(512800)最新单日(5.8)获资金净申购4.73亿元,体现了市场对银行板块后市表现坚定看多。
两融方面,银行ETF(512800)最新单日(5.8)获融资净买入5860万元,最新融资余额11.03亿元。截至最新,银行ETF(512800)规模为77.72亿元,稳居A股顶流银行ETF。
【频繁罕见暴涨,大象缘何起舞?】
市场分析人士解读表示,对于银行板块的大幅上涨主要有两方面直接因素:
一是银行基本面有所改善,且超出市场预期。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披露,,42家上市银行一季度合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2.4%。同时银行资产质量指标进一步好转。其中,国有大行普遍营业收入呈现正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区域性中小银行营业收入也表现良好。此外,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3%,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二是银行股作为“中特估”的典型代表,在当前宏观环境下股价率先出现异动,且涨幅领先的标的前期关注度较低,目前市场演绎的逻辑或是估值重估先于基本面,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的银行板块有望被重新定价。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42家A股银行的平均市净率为0.6倍左右。除了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其余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囊括42只上市银行股的中证银行指数最新市净率(PB)仅0.62倍,低于上市以来的约90%历史区间,具有较高估值性价比。
此外,当前银行板块处于估值洼地,随着经济的持续修复,实体经济和企业经营回暖,经济趋势向上的轮廓逐渐清晰,银行业景气度或有望逐步回升,全年上市银行业绩增速或将逐季改善。
【银行股本轮行情还能走多久?】
大象起舞后,行情可否持续?广发证券认为,这可能是一轮系统性银行行情。目前银行估值仍在低位,股息率仍在高位,银行板块交易集中度仍低,结合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和社会预期面趋势,预计银行板块存在系统性估值修复机会。
基本面:业绩后周期回落,景气度拐点已见。资金面:长久期资金欠配,或将继续增配银行股。政策面:银行财政收支功能再平衡和债务效率回升。
国盛证券也表示,“中特估”行情继续演绎,相关个股累计涨幅进一步提升。展望未来,银行板块行情的重要催化剂依然是经济改善,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恢复,金融服务需求逐步释放,有助于带动银行盈利持续改善。
【银行ETF(512800)基金经理火线解读】
针对银行板块投资机遇,银行ETF(512800)基金经理胡洁最新解读表示,高股息策略以其确定的股息收入和较高的安全边际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不错的收益。而基本面稳健、分红率高而稳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银行板块是高股息策略的理想增配板块。
以银行ETF(512800)的跟踪标的中证银行指数来看,当前银行板块的股息率为5.01%,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同时,目前银行板块的PE水平为5.14,PB为0.58,均是各个行业中最低的。而近1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银行板块的PE分位数为20.3%,PB分位数为8.9%,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因此银行板块的安全边际和性价比较好。
同时我们看到,银行板块在一季度是业绩低点,随着大行重定价的压力过去以及二三季度农商行小微投放旺季的到来,资产端收益率将会逐步企稳,后续业绩有望改善。另外,银行板块作为“国资含量”比较高的板块,从去年底开始监管开始提出中特估后有比较不错的表现,中特估有望为投资者带来除稳定股息收益外的收益。
资料显示,银行ETF(512800)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42只上市银行,近三成仓位布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捕捉“中特估”主题机会;约七成仓位聚焦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西安银行等高成长性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是分享银行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银行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银行指数(399986),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7.15。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