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银行理财业务受到罕见的“挫折”,整体规模有所回撤。而2023年,这一调整迎来了强劲的复苏势头。
尽管2023年理财市场的整体业务报告还未落定,但已有不少银行抢先公布2023年业绩消息。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农银理财、兴银理财、浦银理财、宁银理财、杭银理财、苏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公司都发布了颇为正面的业绩及结果。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最为活跃度的“活期理财”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大举收复失地。它们以较高的回报、更加稳定的业绩表现收获市场反馈,也获得了明显的规模增长
多家理财子抢先“报喜”
2023年,受赎回潮余波影响,银行理财业务年初起步不大顺利,不过随着当年4月债市牛市重启,银行理财的规模迎来转机。
梳理目前已发布的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数据,2023年,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发行力度有所增加,管理规模保持稳定。
如宁银理财全年发行产品超700只,理财产品销量超8000亿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管理规模超过4000亿元,较上年末略有增加;
苏银理财全年募集规模超1万亿元,2023年末管理规模超5200亿元;
浦银理财2023年共发行新产品1169只,截至2023年末,公司管理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含委托管理);
杭银理财全年新发产品943只,合计募集规模超7000亿元;
此外,农银理财的产品规模峰值也曾突破1.8万亿元……
现金管理类产品“走红”
2023年里,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以下称“现管类产品”)收到了很多好评,也成为几个理财子公司争相稳定发展的对象。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杭银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1130亿元。如果以该行半年报数据作参考,杭银理财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不小。(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杭银理财存续产品规模达 3354.79 亿元)。
而这种趋势在几家银行理财公司都有体现。尤其是,随着更多的大行开通“快赎”类业务,对接相关产品的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不少理财机构的“发力方向”。
超行业预期的“强”
银行理财现管类产品走强,超出了行业自身和外部研究者的预期。
此前业内普遍预期,由于2023年是《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现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的第一年。正式实施的新规可能会影响现管产品的吸引力,理财公司的业绩表现以及规模扩张趋势将受到影响。
但事实并非如此。
广发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的一份报告显示,从规模变化角度,新规并未使现管产品的扩容受到显著影响,2023年现管类产品实现近3000亿元的规模增幅。由于当前理财存续规模尚未恢复至负反馈前水平,现管类产品绝对规模不及2022年同期。不过从占比来看,现管类产品规模占比不降反升,2023年年末现管类存续规模为8.5万亿元,占比33%,高于去年同期的31%。
市场竞争中有一定“优势”
现管类产品之所以吸引力不减,可能和银行自身的经营风格、资源禀赋及品牌效应有关。
广发证券刘郁认为,现管类产品的优势包括以下两个;
、 现管类产品符合当前居民端”求稳“市场需求;
、 相较货基等对手产品,现管类理财可发挥委外优势,提升用户投资收益体验。
刘郁的报告显示,从业绩角度,2023年,现管类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稳定在2.3%左右。而同期货币基金收益率虽有所回暖,但收益率水平基本未突破2%,较现管类理财产品仍有平均近39bp的差距。
刘郁还认为,展望2024年,在银行存款压降的背景下,居民投资理财的机会成本在降低,理财产品存款替代效应逐渐显著,或带来规模增长新机遇。未来以现管为代表的存款属性较强的理财产品将继续为理财主要布局的方向。不过随着理财行业“活期化”的特征放大,超短债、现金、存款配置占比提升,未来理财对债市(尤其是信用债板块)的影响力或将有所减弱。
广发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
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