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央行本周以来连续第四天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7月7日周四,中国央行再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今日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实现净回笼770亿元,本周总共已净回笼3780亿元。
本周截至周四逆回购详细操作、一周逆回购到期情况如下:
制表:华尔街见闻(单位:亿元)
中信:货币政策将从危机模式向常规模式转变
华尔街见闻昨日提及,中信明明团队认为,在市场反应剧烈的情况下,央行继续开展30亿元逆回购操作,或指明后续货币政策将从危机模式向常规模式切换,货币政策或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回归本轮局部疫情前的宽信用目标。除货币政策模式转变外,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料将进入重估阶段。
国君:货币政策没有转向
不过,对于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国君对此持不同看法。
国君在今早的报告中认为,虽然此次逆回购再现2021年1月的“地量”操作模式(50亿以内),但并不是货币政策转向信号。连续三日30亿,的确释放了央行引导资金利率回归政策利率、控杠杆等信号,但当前基本面以及信用周期并不支持货币政策转向。
国君表示,对比2021年1月,当下央行进行地量操作的相同点都是债市杠杆较高,达到历史高位(95%分位),隔夜利率以及R007、DR007等短端利率都明显向下偏离政策利率,流动性极度宽松。对比历史,这的确释放了央行希望调控债市杠杆,引导资金利率回归政策利率的信号。
但与历史有较大不同,此番缩量并非流动性转向。2021年1月央行是借调控债市杠杆问题来完成货币政策常态化,而当前是政策观察期、经济小复苏的窗口期。
在信贷需求偏弱,资金出现“堰塞湖”现象的情况下,央行也希望通过这个窗口期引导市场利率重新回归到政策利率附近,以此来维护其在银行间市场的“结构性短缺框架”:
2021年1月上一轮信用扩张的顶部,经济疫后复苏较强。当前经济仅仅是小复苏、信用好转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核心仍是应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压力,对金融稳定方面的诉求较2021年弱。
当前是经济复苏的窗口期和流动性压力较小的阶段,货币政策可以利用这一时机调控债市杠杆。债市杠杆交易自4月以来就达到历史高位,但是央行在4-6月仍容忍杠杆高企,依然持续等额续作MLF、OMO,降准以及上缴万亿结转利润,特别是6月末进一步加码逆回购。可见,虽然早有打击资金空转的诉求,但时机不合适,央行在4-6月仍然呵护资金面相对平稳。当下,疫情防控有所缓和,经济也有复苏的趋势,信用周期也在启动。从边际上来看,恰是相对适合的窗口期。
国君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大基调仍是“宽货币+宽信用”的组合,进一步结合基本面和本轮信用扩张速度而言,本轮短端和长端利率上行速度和幅度都相对有限,不会出现诸如2021年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