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快速轮动?|2023年5月11日|投资日评
5月10日,大盘全天震荡分化,沪指继续调整跌超1%,创业板指再创年内新低后触底反弹。盘面上,赛道股集体反弹,新能源车产业链领涨,复合集流体概念股集体大涨。AI概念股走势继续分化。下跌方面,大金融、中字头个股集体调整。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9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昨日成交额10201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17亿。
板块上,昨日新能源赛道方向迎来集体反弹,新能汽车产业链全线爆发,充电桩、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锂电池等细分均涨幅居前。
首先来关注领涨两市的充电桩方向,英可瑞获20%涨停、双杰电气、通合科技、中能电气、金冠电气、盛弘股份、永贵电器等个股涨超10%,奥特迅、香山股份、万马股份等个股涨停。消息面上,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充电桩既是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新能源消费的重要基础设施。从市场空间推算,截至2022年底国内车桩比约为2.5:1,而根据工信部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实现车桩比2:1,2030年车桩比1:1,有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充电桩市场规模有望超过700亿元。此外,根据此前所披露的1季报,多家充电桩企业的营收呈现快速提升态势,而随着2023年1季度国内充电桩加速建设,设备厂商业绩有望在2、3季度持续兑现。
新能源汽车板块昨日同样涨幅居前,其中金龙汽车4天3板,安凯客车、江铃汽车、中通客车、亚星客车、嵘泰股份、祥鑫科技等个股涨停。新能汽车链的爆发主要受到了近期多重消息的催化。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有机构在最新的研报中认为,该政策出台极大程度上缓解油车和混动车型的去库压力,价格竞争边际趋缓,对新能源与燃油车均是利好。
另一方面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3万辆,同比增速55.5%,环比增长2.5%,也是自2010年以来仅有的两次环比正增长之一。而本周二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4月主要出口商品中,汽车(包括底盘)出口同比增长195.7%。而从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连续弱势下跌或已部分反映竞争加剧的悲观预期,在消息面利好的集体催化下,汽车产业链或有望迎来一定程度修复。后续可重点关注,2023年具有较强车型改善周期、用户画像差异化定位竞争的新势力车企、出口+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较强+销量与业绩兑现能力较强的自主新能源车企、以及市占率抬升/新定点释放+年降消化能力强+业务多元化的零部件公司。
站在市场的角度来看,昨日新能源汽车链的爆发并未点燃市场做多情绪热情,午后跟进买盘不足的问题再度显现。因此虽然昨日创业板逆势收红,但量能却不增反减。因此对于新能源赛道方向仍先以跌深修复性反弹看待。
AI方向延续分歧整理走势,但板块内部的分化加剧,一方面,像中国高科、视觉中国、中国出版再度涨停,而另一方面,久远银海、返利科技跌停,海光信息跌超10%。AI方向作为今年的超级主线,在此外经历了持续性炒作后,各细分预期基本得以充分演绎,因此在当下的这个时间节点,再度形成AI 想要开启新一轮的板块性上涨的难度较大。故后续大概率延续板块内部震荡轮动,依旧会存在个股性机会,但相应应的操作难度也会加剧。
近期市场上另一大核心热点,大金融、中字头概念昨日则是延续集体调整。像秦港股份、中国银河、华建集团、弘业期货等个股跌停。不过需注意的是,尾盘部分个股获得了资金的抢筹,像中油资本尾盘竞价拉升2%,最终以涨停价报收,上海港湾也在于临近收盘阶段异动拉升触及涨停。一方面,“中特估”方向在连续两日的放量分歧后,短线的风险释放较为充分;另一方面,截至昨日午后来看新能源赛道方向超跌反弹市场认可度欠佳,短线资金还是选择回流“中特估”进行先手博弈可能性较大。
截至收盘,沪指跌1.15%,深成指涨0.14%,创业板指涨0.73%。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55.7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8.0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7.65亿元。
昨日沪指呈现小幅跳空下跌的走势。不过当前的A股并不具备系统性风险,本轮的指数的回调空间或相对有限。有机构指出,AI和中特估上行逻辑强,是可以作为全年配置的主线,无论是从产业浪潮还是政策面支撑的角度来看,都能获得较好的上涨动能。AI主线有望在5、6月份逐步回归,中特估主线有望进一步扩散上行。在主线回归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板块的轮动,短期可以关注金融、消费、新能源等具有反弹上行动力的板块。中特估和AI板块可以细选品种、逢低布局。
雷林川,执业证书编号:S11206140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