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秀服务去年交了一份还不错的财报。
其在3月3日披露的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越秀服务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9.18亿元,同比增长64.2%。其中大部分是由非商业物业管理及增值服务贡献,合计4.25亿元,同比增长75.7%;商业物业管理及运营服务所得收入为人民币4.93亿元,同比增长38.2%。
盈利上,去年越秀服务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3.59亿元,同比增长80.6%,毛利率为35%,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
只不过在外拓上,越秀服务表现的有些保守。
报告期内,越秀服务在管面积为38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1%,合约面积为58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其中外拓面积达到了600平方米以上,占增长面积的60%。
有地产分析师指出,越秀服务在外拓上需要进一步改善,其在第三方外拓面积增长远低于头部物业企业的均值。并且从合约/在管比例看,越秀服务与头部公司差距仍然较大。
去年头部物业并购明显增多,像碧桂园服务并购蓝光嘉宝、富力物业,万物云换股阳光智博、伯恩企业等等,行业“大鱼吃大鱼”成为常态。
这使得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的门槛也高了不少。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Top10物管企业的在灌面积的门槛值达到了2.7亿平方米,较2020年的1.87亿平方米增长44.39%。总体来说,去年全年物管企业拓展的热度都非常高,尤其是头部和中部企业都在积极扩张。
要想完成去年许下的“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的目标,越秀服务还需加把劲。
越秀服务方面则表示,今年将会加大外拓力度。越秀服务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林峰在电话会上指出,今年计划外拓面积会翻倍增长,收并购也是实现规模增长的路径之一。他强调,3年内向1亿平方米在管面积努力的目标没有变。
去年并购不多,主要是出于审慎。林峰也表示,去年上半年物管行业整体估值比较高,如今行业里确实出现了很多收并购的机会,好标的的估值也出现了一定回落。越秀服务也在积极接洽和探索,争取拿到一些优质的项目。
林峰透露,越秀服务也在和一些流动性出现问题的企业接触,试图收购这些企业的物管公司,目前有接触3-5家,但还没有到可以向市场披露的程度。
他也解释,越秀服务在对收并购的选择上会考虑诸多因素,项目所在的位置、居民消费潜力,以及楼盘本身的资金量,后续是否需要追加更多的投入等等,需要有充分考量后,才会进行收购。
当下,越秀服务更多的发力点还是在TOD。财报显示,越秀服务在2021年来自TOD物业管理所得收入为2.38亿元,占总收入的12.4%。TOD在管面积570万平方米,合约面积610万平方米。
今年2月,越秀服务的TOD更是首次走出广州,中标了福州地铁2号线项目。林峰称,越秀服务的业务中TOD是特色业务,也希望把这块业务做优做强。除广州外,越秀服务也与重庆、长沙、昆明、南宁和青岛等城市的地铁公司建立业务联系。
越秀服务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毛良敏分析称,预计2025年地铁总里程会到1万公里,目前越秀服务在管的是300多公里,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希望TOD业务收入占比未来维持在10%左右。
接下来,越秀服务资本运营总监万思蕴表示,越秀服务会积极拓展TOD物管服务,并且希望将TOD业务延伸,拓展到机场、高铁等交通枢纽,形成一个大交通业态。
眼下,越秀服务在TOD走出广州后,能否进一步把轨交物业和TOD物管理的蛋糕做大,以提升盈利,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