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开门红可期|2022年2月7日|一周投资情报
行情综述:
春节期间,外围市场精彩纷呈。美股结束了开年后的大跌,持续反弹,三大指数涨幅均超过1%。
美股的反弹,一方面得益于美联储释放出缓解市场焦虑的信号。在一番“鹰派”言论吓坏市场之后,美国央行近日又开始紧急灭火,多位美联储官员表示应循序渐进、采取更为温和的方式转变货币政策,而不是以激进的加息政策,对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太大的破坏性。美国货币政策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之锚,美联储的缓和性表态,对于提振市场情绪显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美股表现更好的,是港股市场。港股在过去一周只开市2天,但是恒生指数大涨了4.34%,其中虎年第一个交易日暴涨770点,涨幅高达3.24%。过去三年,港股逆势下跌,表现非常低迷,但是进入2022年以来,恒生指数涨幅已超过5%,在全球主要市场纷纷下跌的背景下,可谓非常抢眼。
虎年开年港股市场迎来开门红,同时国内经济也将“春暖花开”,春节前连续出台的减税降费和扩大有效投资的措施,将确保上半年经济平稳运行,上市公司盈利有望保持增长,A股也将走出一轮春季行情。
市场人士指出,尽管全球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国内政策托底态度明确,稳字当头基调下,央行可能进一步打开货币政策工具箱,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有利于风险资产价格的上涨。
短期经济数据显示,在备战冬奥、过年停工以及多地疫情复发等因素影响下,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仍然保持在扩张区间,并已经连续三个月处于景气水平,经济回暖的前瞻信号已经出现。预计1月份的经济和金融数据也将超预期,对股市有较强的正向拉动。
另外,2021年财政“余粮”创新高,、,为今年一季度财政“开门红”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列为2022年的重要任务之一,从项目上看,2022年项目储备充分,因此一季度新老基建有望共同发力,助力经济“开门红”。
发改委近期表示,要把政策发力点适当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见效,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适当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尽快将去年四季度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落实到具体项目,抓紧发行已下达额度,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春节前,A股市场出现一轮明显调整,在大盘连续下跌的情况下,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29日,全部A股年报整体披露率达54%。上市公司2021年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速表现不错,中位数为50.4%,因此A股市场估值水平仍在全球具有一定吸引力。
虽然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净流出,但数据显示,整个1月份,北向资金的净买入金额仍超167亿元,为连续15个月的净买入额超百亿元,截至1月末,外资累计持股市值2.56万亿元。
截至1月底,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仍为北向资金前三大重仓,但其持仓占比均出现下降;与此同时,银行的市值占比则较年初增加1.41个百分点,是仅有的占比增加超1%的行业。
从个股变动量维度来看,1月份北向资金持股数增加居前的个股中,银行股批量上榜,据choice数据,1月份,北向资金增持江苏银行超2亿股,对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股持股增加数均超过1亿股,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北向资金持股增加数前十的个股中,银行股占了7席。
从基本面来看,截至1月28日,已有19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21年业绩快报,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并且净利润增速普遍超过20%。其中江苏银行以30.72%的增速暂居第一,张家港行、宁波银行分别以29.77%和29.67%的增速紧随其后,招商银行2021年净利润也同比增长23.2%。
随着稳增长政策加码以及对宏观经济托底效应的逐步释放,银行业面临信贷需求修复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契机。银行整体营收增速延续改善之势,净利保持较快增长,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两项指标表现良好,基本面整体稳中向好,因此对估值形成较为有利的支撑。
早间新闻精选:
1、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2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
2、习近平2月4日下午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中俄双方要有力支持彼此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效应对外部干涉和地区安全威胁;强化能源战略伙伴关系,稳步推进油气合作大项目。
3、在2月6日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上半场两球落后的情况下,下半场3-2逆转韩国队,时隔16年再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
4、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月制造业PMI为50.1(预期50);此外,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1(预期50.4)。
5、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当前宏观调控要突出稳字当头,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6、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求是》撰文称,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
7、商务部日前回应“美宣布延长光伏产品全球保障措施”称,希望美国采取切实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8、工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9、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日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10、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培育北斗大众消费新应用;鼓励资本市场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
11、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专项整治工作。
12、广西百色通报,截至2月6日12时,第一轮核酸检测初筛阳性98人,待复核87人,2月6日起全市范围交通管制,原则上车辆和人员不进不出。
13、深圳市官方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1月,深圳二手商品住宅仅成交1557套,再创近十年历史新低,成交面积为14.73万平方米,同比大跌75.04%。
14、幻方量化不低于3.5亿自购,并指出“量化集体平仓致市场下跌”系谣言。
15、针对近日市场有关“欣旺达将作为小鹏G9某一版本的A供”及“将宁德时代逐步替换为中航锂电”的传闻,小鹏汽车1月30日独家回应财联社表示,宁德时代等仍为公司核心合作伙伴。
16、比亚迪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93168辆同比增长361.73%;小鹏汽车1月交付12922辆,同比上涨115%;理想汽车1月交付理想one 12268辆,同比上涨128.1%;蔚来1月交付新车9,652辆,同比增长33.6%。
17、东方财富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71.62%-86.27%;中兴通讯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52.59%-69.02%;康希诺预计2021年净利18.5亿元-20亿元,将实现扭亏为盈;诺德股份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7142%-7699%。
18、南方航空预计2021年净亏损113亿元到128亿元;中国国航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顺丰控股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下降40%-43%;京蓝科技预计2021年净亏损7.5亿元–13.5亿元;阳光城预计2021年净亏损45亿元~58亿元;永辉超市2021年预亏39.3亿元。
19、津膜科技公司一名员工新冠病毒检测复核阳性,厂区临时停工停产。
20、天华超净与宁德时代共同投建10万吨碳酸锂冶炼产能项目。
21、据财联社独家获悉,山东某国企或入股中国奥园,已完成初步尽调。
22、“春节”期间环球市场多以上涨为主,比特币大涨近13%,WTI原油大涨5.5%,纳指涨5.5%,恒生指数、标普500指数涨超4%;欧股以下跌为主,德国股市跌2.7%。
23、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46.7万人,为去年10月以来最大增幅,预估为15万人,前值19.9万人上修至51万人。
24、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50%,并同意结束公司债购买。
25、Meta Platforms(原Facebook)四季度EPS为3.67美元,分析师预期3.84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四季度EPS为30.69美元,分析师预期27.35美元;Alphabet宣布按20-1拆股。
【重大事项】
雅本化学:未向辉瑞公司供应卡龙酸酐产品 明起复牌
津膜科技:公司一名员工新冠病毒检测复核阳性 厂区临时停工停产
欧菲光收关注函:要求详细说明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情况
瀚川智能:与协鑫能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创环保:拟投建年产10000吨PVDF项目
赛微电子:控股子公司与北京怀柔经信局签署《合作协议》
【业绩】
比亚迪:1月新能源车销量9.32万辆 同比增长361.73%
傲农生物:1月生猪销售量环比下降8.66%
重庆啤酒业绩快报: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8.82%
【签大单】
汉缆股份:中标6.7亿元南方电网招标项目
中油工程:子公司与埃克森美孚伊拉克有限公司签署20亿元EPCC总承包合同
久吾高科:与金海锂业签署1000吨氯化锂项目合同
利柏特:子公司签订12.79亿元英威达聚合物三期扩建项目总承包合同
赛摩智能:中标1.84亿元亿纬锂能子公司自动化仓储及物流类项目
【增减持】
莎普爱思:股东上海景兴拟减持不超2%股份
【做回购】
海尔生物:拟回购0.5亿元-1亿元股份
雷林川,执业证书编号:S11206140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