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Q1利润大增5倍,通威的硅料红利还能吃多久? - 市场热点 - 华西证券
logo
立即开户
  1. 华西证券
  2. 市场热点
  3. 文章详情

硅|Q1利润大增5倍,通威的硅料红利还能吃多久?

资讯来源:华彩人生APP
华西证券官方应用,综合性金融证券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2022-04-26 00:04

4月25日晚,通威股份同时公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其中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34.91亿元,同比增长43.64%;归母净利润82.08亿,同比增长127.5%。2022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51.94亿元,同比增长513.0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44.95%,超出此前业绩预增预期

在光伏企业近期频繁业绩爆雷的背景下,通威股份可谓一枝独秀。硅料龙头一家基本吃光了光伏行业所有利润。见智研究将为大家解读通威披露的两份财报,有哪些增量信息值得关注?硅料的高利润还能支撑多久?

硅料业务贡献绝大部分利润,产能有望达35万吨

通威股份1995年成立,2004年上市,上市时是以饲料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由于看好新能源的前景,上市没多久便跨入光伏领域,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硅料龙头企业。2016年至今,其多晶硅业务占比也从9.95%上升至29.55%。

2021年,多晶硅业务占比激增,远超2020年的14.8%,营收同比增长186.89%。2021年多晶硅业务毛利率为66.69%,秒杀饲料业务的9.48%以及光伏电池的8.81%。

众所周知,通威成绩单在2021年十分亮眼是因为硅料。去年由于全球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行业需求快速增长,产业链各环节都积极扩产能。但是硅料是周期行业,本质属于化工品。2018-2020年由于硅料价格长期低迷,企业扩产积极性低,加之硅料环节投资金额大,门槛高,周期长,也因此剔除掉了很多企业。所以,2021年下游需求旺盛,上游硅料供应不足导致价格猛涨。通威股份也因此受益。

2021年底,公司已形成多晶硅产能18万吨,乐山二期 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项目已相继投产;在建产能超过17万吨,其中包头二期 5 万吨项目预计2022年投产,乐山三期12万吨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产能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3年多晶硅产能有望达35万吨。

2022Q1实际业绩超出此前预增,主因硅料价格仍处高位。今年硅料价格降价持续不及预期,预计Q3-Q4价格也很难有明显的跌幅,Q4有望好转但预计难以大跌。

见智研究认为,硅料今年大概率很难大跌,故利好公司多晶硅业务。按照Q1的业绩估计,今年有望持续超预期。

电池龙头地位稳固,全产业链布局潜力大

通威是光伏电池领域老大,持续加大HJT和TOPCon的研发投入,2021 年新增投产1GW HJT中试线;且率先开启了基于210尺寸的TOPCon 量产中试,目前1GWTOPCon 项目已顺利投产。2021年底,公司太阳能电池产能45GW,生产基地主要在双流、金堂、眉山、合肥。预计2023年电池产能将达到 80-100GW

从去年光伏行业形势看,电池是利润最受挤压的环节。去年电池和组件等业务毛利率为8.81%,同比减少5.73%。整体看,电池的毛利率符合预期,增收不增利在去年属于正常现象,但并不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见智研究认为,今年由于硅料降价不及预期,且目前产业调研看,电池环节仍较为艰难,今年预计仍难实现盈利修复。

但是长期战略层面看,公司对电池技术的投入十分重视。3月31日“公司官宣其旗下通威太阳能与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在眉山天府新区青龙街道投资建设年产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项目总计金额120亿。”见智研究曾在“通威120亿项目落地,电池技术竞争进入砸钱终局丨见智研究”一文中为大家解读过这次投资的意义。

整体而言,虽然去年和今年硅料高价让通威赚的盆满钵满,且预计今年公司仍有望持续受益。但2023年后,硅料产能逐渐过剩,降价趋势不可避免,高毛利不可延续。通威在战略层面是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目前已经打通上游硅料、电池两个环节,且均已成为龙头,又在硅片领域布局,同时公司还有电站

通威是非常有潜力成为真正光伏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但光伏行业向来瞬息万变,风险仍在,风雨过后到底是英雄还是裸泳,大家拭目以待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下载开户
华西证券网上快速开户通道,点此下载开户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 性作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相关文章

华西证券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
微信扫描二维码 ×
华西证券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