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之后,市场为何起不来?|2022年2月15日|投资日评
行情综述:
昨日,大盘震荡下跌,上证指数领跌。盘面上,以新冠治疗为代表的医药股开盘走强,随后景点、酒店、餐饮、免税店、影视等板块轮番走强。下跌方面,证券、银行等金融股领跌成拖累指数走弱的主力,东方财富股价重挫一度跌超15%。
可见,市场热点围绕疫情治疗以及后疫情恢复方向展开。
其中,旅游板块聚集了较强的板块效应,凯撒旅业、曲江文旅、国旅联合晋级3连板,华天酒店晋级2连板,西藏旅游、岭南控股等股涨停助攻。
从消息面上看,午后旅游板块受苏州疫情消息发酵而逐渐低走,桂林旅游、张家界、金陵饭店、南纺股份、西安旅游炸板回落。但中长期看,辉瑞口服药获批进入中国,这会进一步提升疫情受损板块的复苏,机场、免税、酒店、景点、免税店等旅游板块大概率还会有修复行情。
从基本面上看,此前在疫情的影响之下,旅游业上市公司不管是股价还是业绩都遭受重创。相比2020年,2021年旅游产业上市公司业绩有所复苏,那么旅游公司的股价也有望逐渐修复。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7%,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七成。
有机构认为,目前国内旅行放开正在进行中,冬奥、两会后国内将快速恢复,国际航线也开始破冰,2022~2023年,航空机场作为困境反转行业,将迎来系统性机会。
还有机构表示,国内旅游行业的拐点或将在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出现、出境游的拐点或将在三季度出现。
指数方面,截至收盘,沪指跌0.98%,深成指跌0.77%,创业板指跌0.52%。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37.8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3.7亿,深股通净卖出24.18亿。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625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290亿,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
受俄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影响,周五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周一A股也低开低走。
近期指数的孱弱,除了消息面影响外,权重股大幅跳水也是指数弱势的原因之一,在昨日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止跌反弹的情况下,东方财富又因受周末关于新发基金遇冷新闻影响而重挫超13%,这不仅带弱了创业板指,也带崩了证券板块从而带弱了沪指。截至收盘,沪指结束了反弹趋势,创业板指以“假阳”形态创出了调整新低。
情绪方面,上涨2179家,比上一交易日增加1582家。
上周五上涨家数跌破1000家内,昨日上涨家数虽然如期增加,但市场情绪并未回暖。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市场就在预期央行大放水,到了1月上旬,降息虽然如期而至,可市场却任性加速下跌,一点都不像有钱的样子,直到2月10日,1月社融数量出来,总量大超预期,但第二天市场还是不给宏观数据面子。
这是什么情况呢?
宏观研究大部分时候没有用,因为一个月的时间,可能在宏观面前,就属于转瞬即逝的刹那。可一旦有用起来,就是决定性的,比如2007、2008、2015、2018这些极端熊市和牛市,特别是我国这种更受政策调控影响的国家。
所以,宏观研究并不是没有用,关键是怎么用。
1月降息后市场高开低走,当时就有解释说,降息说明经济很差,利空!
但也有“降息利好流动性”的逻辑存在,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呢?
其实,认为“降息利好流动性”是在预测宏观政策的结果,而认为“降息代表经济不好”,是在推测宏观政策的原因。
宏观由各种政策与数据组成,但这些政策与数据既是政策的原因,也是政策的结果,原因与结果之间是政策调节的企图,所以原因与结果通常是反的。
那么,市场会体现宏观政策的原因,还是体现宏观政策的结果?当前的估值水平是体现了原因,还是体现了结果?这才是宏观判断的重点。
所以,理解宏观,要放弃概念,不要看央行说了什么,也不光看做了什么,要回到经济运作的底层逻辑,从“银行、企业、个人”微观结构感受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
一般做生意,下游需求旺盛,自然要加大供给,但上个世纪90年代还没有“信贷责任制”的说法,信贷工作不完全是为了盈利,更多是为了完成央行的计划,贷款额度要么早早告罄,要么拖到最后一刻才能放完。计划完成了,工作也就完成了,至于收不收得回来,这反而是次要的,反正钱都是国家的,银行和企业也是国有的,左口袋进右口袋。
因此,信贷计划好像永远是与企业资金需求反着来。企业需要贷款的时候,信贷计划总是不够的,计划多的时候,企业又总是不需要的。
实际上,信贷计划本身就是为了反向调节,企业不需要增加贷款,是因为经济不好,不想扩张,但经济不好才需要信贷刺激;企业需要贷款,往往是下游需求旺盛,此时大多是经济过热,经济过热才需要收缩信贷。
但后来,大家发现,如果信贷部门只是央行的“货币工具”之一,贷款坏账必然会越来越多,银行早晚要破产,于是四大专业银行变成了商业银行,行长、信贷员放贷款要负责了,产生不良贷款要扣工资直至下岗清收。
这么一改,才稳住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造就了十多年前银行业的黄金时代。
可这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央行的货币政策有一半时间是失灵的。
央行收紧货币阶段,政策立竿见影,这个阶段一般都是经济过热期,收贷款比较容易;但想要放松银根,政策到了商业银行这一头往往就执行不下去了,这个阶段一般都是经济下行期,好企业不愿投资,反而减少贷款额度,想贷款的企业都是用负债饮鸩止渴,银行又不敢放。
1月份的社融数据看,总量很好,可一看结构,更加体现企业真实投资倾向的中长期贷款仅仅微增,增量主要由短期贷款和票据贡献,这些信用增量很可能不代表企业的真实投资意愿,可能只是企业帮助银行完成贷款任务,这些钱会在企业的账户和银行间空转,不会形成经济活动,也就不会产生盈利,无法产生业绩预期。
这也恰恰是1月份社融数据与实际市场的寒潮相矛盾的原因。
早间新闻精选:
1、据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债限额1.79万亿,其中,专项债1.46万亿,一般债0.33万亿。
2、G7财长2月14日就俄乌局势发表声明称,眼下首要任务是缓解紧张局势,G7国家已经准备好集体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将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巨大且直接的影响。
3、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34.7万辆,同比上涨132%,1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209.2万辆,同比下降4.4%。
4、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联合修订发布通知,要求加强网约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
5、证监会发布今年“一号罚单”,金正大财务造假约231亿元,证监会决定对金正大及其实际控制人等8位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755万元,同时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6、据财联社获悉,知名私募赫富投资14日表示,目前公司经营状况很稳定,已对回撤较大的产品做了降仓处理,并进行了更强的风险控制。
7、据财联社获悉,比亚迪表示,广东中山发生车辆起火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对恶意关联误导将报警处理。
8、东方财富称“东财转3”二级市场价格与赎回价差异较大,债权人注意在限期内转股。
9、合盛硅业拟投资175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双良节能全资子公司签订159.5亿元单晶硅片销售合同;万泰生物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197.83%。
10、三天两板贵绳股份:公司“酒企借壳”的相关传闻不属实;5天4板曲江文旅称数字藏品收入在公司年度营收中占比尚不到1%。
11、九安医疗公告,因披露信息不完整,天津证监局决定对公司董事长、董秘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
12、申通快递拟1元/股推员工持股计划;奥特佳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15日起停牌。
13、新希望1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3.06元/公斤,环比变动-10.91%,同比变动-57.21%。
14、美股周一收盘整体走低,道指跌0.5%,标普500指数跌0.39%,纳指平收;教育、油气、医药股跌幅居前,Moderna、诺瓦瓦克斯医药跌超11%,BioNtech跌超9%;热门中概股滴滴涨超7%,富途、爱奇艺跌超3%,拼多多、蔚来跌超1%。
15、桥水基金向美国SEC提交持仓情况(13F表)显示,桥水2021年第四季度大幅增持了阿里(29%)、京东(33%)和拼多多(38%)等中概股,并清仓了亚马逊和奈飞。
16、伯克希尔哈撒韦向美国SEC提交持仓情况(13F表)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21年第四季度新进了动视暴雪(持股数为14,658,121股),大幅增持雪佛龙(33%),苹果持股总数不变,依旧为8.87亿股,占据伯克希尔哈撒韦总仓位的47.61%。
17、圣路易斯联储行长称,美联储需要推进加息以树立对抗通胀的公信力,其仍预计7月1日之前将累计加息100个基点,并在第二季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
18、俄罗斯外长建议总统普京继续与西方谈判,称美国的提议有建设性;普京表示同意;据报乌克兰料俄罗斯未来几天不会发动全面进攻。该国总统泽连斯基称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所有问题。
【重大事项】
东方财富:目前“东财转3”二级市场价格与赎回价格差异较大
中颖电子:供应商疫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
曲江文旅:数字藏品收入在公司年度营收中占比尚不到1%
奥特佳: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 15日起停牌
合盛硅业:拟175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
【业绩】
万泰生物: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197.83%
南华期货: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157.61%
科达制造:2021年净利同比增294.6%
厦门钨业:2021年净利同比增92.04%
双良节能:子公司签订159.5亿元单晶硅片销售合同
太极实业:预中标中芯绍兴二期晶圆制造项目
华统股份:1月份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2.38%
天邦股份:1月份商品猪销售收入同比降60.96%
【增减持】
新开源:华融天泽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来伊份:爱屋企管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迈为股份:拟1.63亿元至3.25亿元回购股份
艾德生物:拟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
雷林川,执业证书编号:S11206140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