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日评|2020年7月2日|市场风格或生变
今日观点
能否有效突破3000点关口仍有待观察。
昨日主板表现依旧抢眼,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并且两市成交额放大至9000亿以上,也是自3月16号以来首次,金融、地产领涨。但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板的风格突变,出现明显回落,虽然尾盘跌幅收窄,但颓势依旧。
虽然医药、科技等确实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但连续大涨之后也需要修整,正如3月份的科技股一样,顶层逻辑依旧,而市场偏好却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发阶段调整和风格的局部转向。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昨日上证和深证的涨势过于猛烈,继续透支着后续的上攻动能,而3000点也是重要的心理关口,同时技术上的压力也较重,在后续上攻动能减弱的环境下能否有效突破仍有待观察。
市场看点
1、强降雨拉动价格大增,大片新季种植面积遭毁,大豆拍卖价迎来连续走高
据媒体7月1日报道称,近日,南方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蔬菜水毁严重,以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豆制品需求明显增加。
南方地区大范围的强降雨导致蔬菜水毁面积继续扩增,各类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明显拉动其他副食品价格跟涨。豆制品加工从6月中旬开始出现“微妙”变化,重灾区加工量逐渐提升。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主雨带频繁活动,长江中下游水毁新季豆面积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近期大豆拍卖价一轮高过一轮,拍卖场景异常火爆。此外,机构表示,随着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进一步下降,继续维持价格走势中性偏多的判断。
2、主要国家种植面积锐减,期货率先大涨,国内棉花价格有望开启升势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报告,2020年美国棉花实播面积为1218万英亩,同比减少11.3%,大大低于市场预期的1315万英亩,更是远远低于3月底的意向面积1370万英亩。受此影响6月30日ICE美棉期货大涨百余点,创下近期高点。
另据报道,由于多年的干旱严重限制了棉花的灌溉用水和种植,澳大利亚的棉花种植面积锐减83%,降至40年来的最低水平;印度2020/2021年度棉花种植面积1240万公顷,同比下降2%。
我国来自美国的棉花进口量占比近60%。今年来我国棉花进口持续下滑。据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5月,我国棉花进口数量7万吨,环比下降43.9%,同比下降30.2%。业内人士分析,棉花进口的持续大幅下滑,将对国内棉价构成支撑和刺激。
雷林川,执业证书编号:S1120614050007